-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TOC \o 1-3 \h \u 错误!未找到目录项。
PAGE
PAGE 1
修水县南崖—清水岩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
修河又名修水、修江,为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修水黄龙山和铜鼓县大沩山,两条源河在马坳塘山里程坊洲汇合后称修河,自西向东流贯全境,东出武宁,经永修县吴城镇望湖亭汇赣江后注入鄱阳湖,全长419千米,干流长286千米。发源于县境四周和铜鼓的10条主要支流汇注修河,支流区间溪河密布,呈树枝状分布,形成完整的水系。修河干流在修水县境内流经复原、马坳、西港、杭口、竹坪、义宁、宁州、四都、太阳升9个乡镇,于太阳升镇港口入武宁县,全长62.5千米。有渣津水、北岸水、武宁水、杭口水、安溪水5条主要区间小支流直接汇入修河干流。修河在抱子石水库大坝以上为上游段,河道纵比降1.05‰,抱子石至柘林水库大坝为中游段,河道纵比降0.42‰,柘林以下为下游段,河道纵比降0.462‰。修河流域总面积14797平方千米,在修水县境内流域面积422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4%。
修河水质属重碳酸盐类钙型水,PH 值7.3 左右,溶氧量每升7.7 毫克,耗氧量每升1.08 毫克。总硬度1.59 德国度,总碱度2.03 德国度。平均离子总量每升68 毫克,最大离子总量每升89 毫克,最小离子总量每升55 毫克。按国家规定的分级标准,本县水质大部分属Ⅱ级水质,水质优良,符合饮用标准。
修河河道曲折优美,清静雅幽,是极佳的滨水休闲场所。 同时,修河沿线分布有大量的休闲旅游资源,包括双井进士村、黄田里、宁州古城、南崖风景区、杨梅渡樟树林、大洋洲湿地、马祖湖湿地、马家洲城市休闲公园、黄庭坚纪念馆等。
修水境内修河干流流域范围内有 AAAA 级旅游景区1家(南崖一马家洲景区),AAA 级旅游景区 4 家(南 崖-清水岩省级风景名胜区、秋收起义纪念馆、百茶园、大洋洲湿地公园),AAAA 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1 家(杭口镇双井村),省级森林公园1家。
南崖—清水岩水利风景区规划范围内的南崖-清水岩旅游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区西南起于宁州古城南崖(黄庭坚纪念馆),东北至清水岩寺,由南崖、黄庭坚纪念馆、修河峡谷画廊、东岭石林、清水岩寺、马家洲公园等呈带状分布的景区构成,面积50平方公里。
修水境内修河长约 50.6 公里,河道曲折优美,清静雅幽,是极佳的滨水休闲场所。
同时,修河沿线分布有大量的休闲旅游资源,包括双井进士村、黄田里、宁州古城、南崖风景区、杨梅渡樟树林、大洋洲湿地、马祖湖湿地、马家洲城市休闲公园。
修水县南崖—清水岩水利风景区依托修河干流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保育为原则进行开发建设,旨在合理整合资源,充分挖掘潜在商业价值。
二、当地经济状况
修水县,江西省 九江市下辖县,古号“分宁”,国史有上望之称,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市西部,修河上游,地处幕阜山与九岭山山脉之间。是(赣、湘、鄂)三省,(靖安、奉新、 宜丰、铜鼓、平江、通城、崇阳、通山)九县的交界处;三个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南昌)的中心点,自然地理形成众星拱月之势。地理坐标:东经 113°56′23″—114°56′49″,北纬28°41′41″—29°22′16″。?
(一)自然地理
修水县地势周高中低、西高东低,海拔最高点1715.5米, 修水自西向东汇经 赣江入鄱阳湖,年均温16.5℃,年降水量1580毫米, 日照充足。
修水是个比较典型的山区县,以山为主,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境内四周群山环绕,北有幕阜山,南有九岭山,均为东北——西南走向,从四周向中心依次是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地形。中、低山占总面积的65%,高丘占总面积的20.5%,低丘占总面积的13.5%,河谷阶地仅占总面积的1%。全县地势西高东低。
修河流域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春夏之交多梅雨,秋冬季节降雨较少,春寒、夏热、秋旱、冬冷,四季变化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结冰期短,无霜期长。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冷空气南下时,遇山脉阻挡,往往在本流域地面呈半静止锋型天气,常产生浅薄气旋,故有时阴雨连绵,但降雨量不大;当强冷空气自北方侵入,气压梯度大,风力强劲,气温骤降,地面多呈冷锋天气,俗称寒潮。当大陆性高压单独控制时,天气晴朗,白天气候温和,入夜寒冷,晨有低雾或严霜出现。夏季本流域一般处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孟加拉湾及南海大量暖湿气流源源不断输送到本流域,因而水汽充沛,此时冷空气仍频频南下,往往与西南暖湿气流交绥,形成大范围降雨或暴雨。春、秋季为气候转换季节,春季往往寒暖交替,天气多变,常有阴雨和低温天气出现。盛夏与伏秋季节,本流域一般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而干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