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初探.docVIP

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初探 摘 要 为了探索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了解种群增长是否受环境条件限制。以草履虫为实验动物,采用稻草液,室温;稻草液,22℃;稻草液,25℃;稻草液,28℃;稻草液+0.5%葡萄糖,室温;稻草液+0.5%蔗糖,室温;稻草液+0.2%酵母,室温七种培养条件对其进行培养并监测草履虫种群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草履虫在28℃稻草液中培养时种群增长呈现S型,而在25℃时最大容纳量最大。 关键词 草履虫;种群数量;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Q95—331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mecium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pulation growth model of paramecium ,and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population growth is limited b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 Use Paramecium as experimental animals , let it bring up on those seven kinds of culture conditions : straw liquid at room temperature ; straw liquid , 22 ° C ; straw liquid , 25 ° C ; straw liquid , 28 ° C ; straw liquid + 0.5% glucose , at room temperature ; straw liquid +0.5% sucrose at room temperature ; straw liquid +0.2 Yeast, at room temperature ; And monitor the change of the population the Paramecium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the paramecium in 28 ℃ straw liquid culture showing the S-type , while the maximum capacity at 25 ° C . Key Words paramecium;Popul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 种群生态主要涉及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变化的过程,而种群数量无疑是种群生态的核心,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变化的主要特征。[ 1 ]种群数量是种群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种群数量的变化也是对其生长环境的反应。现在人们已经展开大量实验对种群数量进行研究,例如一些濒危物种如水杉,南川升麻等,以及一些昆虫如桔小实蝇,飞蝗,褐飞虱等的研究,通过研究对濒危物种制定出适宜的保护措施,对害虫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但由于受到环境资源和其它必要的生活条件限制,种群不可能长期而连续地按几何级数增长,到一定时候种群增长率随着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增长的数值,如以图表示,呈现S型曲线,可用逻辑斯谛(logistic)方程来描述。由于培养条件的不同,曲线也呈现出不同形式,该实验就以草履虫为实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环境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草履虫 ( Paramecium) 是原生动物门的代表动物 ,也是实验生物学的重要材料。由于其单细胞、 自由生活、 繁殖快 ,并且有 3万多个基因等特性 ,近年来在细胞生物学、 神经生理学、 分子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仿生学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中用来进行环境监测和水质净化的活性生物材料[ 3]。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草履虫的采集 草履虫多生活在湖沼、池塘、水田以及城市生活用水的下水沟中,以细菌、藻类和其他腐败的有机物为食。在水底沉渣表面浮有灰白色絮状物的有机物丰富的水中,有大量草履虫。采集时,先将水搅浑,然后用注射器吸起,装入矿泉水瓶中带回实验室。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确定原液中草履虫密度。若原液中草履虫浓度较低则用稻草液培养一段时间直至草履虫密度达到实验所需。本实验中我们组采用的草履虫原液中草履虫密度为1000只/mL。 1.2 培养液的配制 1.2.1 稻草培养液 取稻草10g,剪成长3cm左右的小段,放在1000.0mL水中煮沸30min,煎出液呈淡黄棕色。冷却后纱布过滤,滤液置于加盖

文档评论(0)

22255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