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9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该材料涉及到商鞅改革的措施有( )①废井田 ②奖励耕织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练习91:李斯《谏逐客书》中写道:“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商鞅之法,移风易俗的主要表现是( )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提倡少数民族学习和采用汉族先进文化 D.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 例9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 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练习92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在政治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如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等,这些上谕的颁布( ) A.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B.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 C.国民言论自由不再受到限制 D. 完全符合民族资产阶级预定的愿望和要求 例9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配)之弊。”这段话反映了( )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 ②官吏对各郡定额、强制分配 ③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④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练习93:王安石变法的经验教训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变法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变法者要有坚定的信心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③要树立变法图强的意识 ④变法的实施过程要得当, 监督到位,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例9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上曾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356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录·宋世风俗》请回答: (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3)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4)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 练习9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材料二: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质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货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对力日以困穷。” 材料三:歌颂王安石功绩的诗: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北宋)韦骧《钱塘集》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 (2)为了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贤才”,采取了哪些措施? (4)你怎样理解材料三这首赞诗? 例9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