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青铜时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青铜时代 自禹的儿子启开始,部落联盟首脑从禅让转为世袭,国家随之诞生。 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文字的发明使人类超越蒙昧时代(旧石器)和野蛮时代(新石器),进入文明时代(青铜器及铁器)。 东亚大陆文明初兴大约发生在距今4000年的夏朝,其后的商朝和西周,都是中国早期古典文明的辉煌时期。 青铜器在中国的使用,约相当于从夏代(公元前2000年)至春秋战国之交(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约1500年,习惯上将这一时段称为中国文明的“青铜时代”。 二、文明的初现 文明出现的标志:文字的使用、城市的出现、青铜器的使用、阶级与国家的建立、宗教性礼仪中心的筑成等。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出现可被看做文明出现的标志。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近晚期的一些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了标志着文明初现的多种征象。 目前推定商王武丁在位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1250年至1192年间。武王伐纣克商的精确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比原有纪年提前了约400年。 三、青铜器及三代的物质文明 我们祖先最早使用的金属是红铜,但红铜熔点高,质地软,这时属于铜石并用的时代。 青铜则是铜锡的合金,性能优于红铜,在夏代已大量出现,一直沿用到东周时期。战国铁器逐渐普及,进入铜铁并用的时代。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有:1.饪食器,2.酒器和水器,3.兵器,4.生产工具,5.乐器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大多成组成列出土,器物的组合具有规律性;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和战争,其次用作生产工具。 目前发现的夏代都城为二里头,商代为偃师、郑州、殷墟,西周有丰、镐(宗周)和洛阳(成周)。其共同特点有四:一、选址讲究、有城墙、护城河等,说明有军事攻防功能;二、城内的朝堂、宗庙、寝殿等标明具有政治功能;三、宫殿区、墓葬区和作坊区分布很规律,表明阶级分化和身份等级分明;四、城门、街道、中轴线和内外城套合等,说明城市的建筑先有整体的规划。总之,政治控制、军事攻防、神圣崇拜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三大主要功能。 和西方城市的区别是,中国先城后市,西方先市后城。 (二)甲骨文,殷墟发掘出约16万片,有5000个以上的单字。大致分为叙辞、命辞、占辞和验词四部分。 (三)金文,又称钟鼎文。发达于西周。笔画粗肥。 五、三代的天命观念和人文传统 夏商周三代是一个神权弥漫的时期,是一个鬼神观念盛行的社会。 商人信仰的神:上帝神、祖先神、自然神。以上帝神为主,但也频繁祭祀祖先神,有旬祭制度。尚鬼。 周代发展了殷商的至上神观念,称至上神为“天”,或“昊天上帝”。宗教、政权、族权三位一体,水乳交融,形成以天帝为皈依,以宗法家族为基础,以 六、礼乐制度与社会生活 王国维认为殷周文化的根本区别是立嫡、庙数和同姓不婚三种制度。 宗法制度:以父系血缘为前提,以父权和族权为维系力量,将同姓同氏者结成一个有共同经济政治利益的族群。 中国的宗法制萌芽于父系氏族晚期;商代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已有嫡庶之分,宗法制初步形成;而西周宗法进一步严格化、完整化,形成周密有序的 礼和乐本是两回事,在西周时代,统治者人为地将二者结合起来,相须为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独有的礼乐制度。再结合刑政,使万民能同心同德,成就治道。礼乐制又和宗法分封制相表里,达到对人的全面控制。对贵族的约束用礼,对庶民则多用刑。贵族的基本修养为“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 夏代是服从命定的“尊命文化”,殷代是“尊神文化”,周代则是“尊礼文化”。 出土于三星堆二号祭祀坑,连座通高2.62米。重180公斤,铸造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如此庞大的青铜巨人,迄今为止,在国内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尚属首例,因此被誉为“东方巨人”。 此像横径1.4米,双目突出眼眶16厘米,脸部肌肉如刀劈斧削,形象夸张,神秘意味浓烈,令人震撼。因古籍有“蚕从纵目”的记载,有人推测为古蜀王蚕从的形象。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 四、文字创制 (一)文字的起源应从陶符开始。 仰韶彩陶文化期出现了陶器刻划符号。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钵口沿上,有二十七种刻划符号,最常见的是一竖划,其次是“z”形,显然是一种抽象的记事符号。 陶器刻划符号 更复杂的图形符号发现于大汶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4500年。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如右图所示:上部表示太阳,中部可能为火或云气,下部为山峰,与后来甲骨文和金文的“旦”字很相似。 可以说汉字是由原始社会晚期已经普遍存在于陶器上的具有明显表意功能的抽象符号和概括式图形符号分化、质变、创新而产生出来。 但符号的本质是记事,它尚未与语言中的具体词相结合。距今4000余年的龙山文化晚期,与口语中的具体的词意相对应的刻划文字“共”,出现在河南阳城出土的陶器上。阳城是夏代的都城,那么,中国最早的成形文字出现在夏代初期。 甲骨文上承陶符,下启金文,地位重要,且它们是“六书”理论最早、最基本的实际

文档评论(0)

2266685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