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淀粉-
淀粉-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的
合成及性能研究
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班 级:
学生姓名: 李松
指导教师: 冯巧
完成时间: Time \@ yyyy年M月d日2013年4月25日
目 录
TOC \o 1-3 \h \u 16682 1、前言 1
17773 2、淀粉—丙烯酸钠共聚物的制备 1
16785 2.1、淀粉的糊化 1
20678 2.2、丙烯酸钠的预聚 1
9801 2.3、混合与烘干 1
25176 3、吸水量的测定 2
28866 3.1、吸水量的测定原理 2
15755 3.2、测定结果与讨论 2
7869 4、淀粉—丙烯酸钠共聚物的用途 4
20221 5、展望 5
摘要:以淀粉和丙烯酸钠为原抖,选择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进行接枝共聚,获得了吸水量1000倍以上的高吸水性树脂。对该树脂进行了结构、性能、以及在农业上使用的研究和分析,并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淀粉—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
1、前言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六十年代初问世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用途,因此,自八十年代初引入我国之后,便受到了化学工作者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己出现了一些规模不同的生产厂,但一方面由于树脂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对应用的研究尚还不够充分,致使其在我国的推广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文以降低树脂的成本为目的,选择价廉、无毒而易得的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简单方便的合成工艺,得到了吸水量达到千倍以上的高吸水性树脂,即淀粉—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得树脂的结构性能及在农业上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
2、淀粉—丙烯酸钠共聚物的制备
2.1、淀粉的糊化
将数克淀粉和一定量的水置于圆底烧瓶内,装置回流冷凝管,磁搅拌器,在90℃糊化约半小时,待用。
2.2、丙烯酸钠的预聚
在三颈瓶中,加一定量的水、丙烯酸、30%的NaOH水溶液、0.5N的(NH4)2S2O8溶液和1.0%Vt环氧氯丙烷乙醇溶液,在通N2条件下,加热至70℃并搅拌反应1.5小时左右。
2.3、混合与烘干
将糊化淀粉水溶液与丙烯酸钠预聚物混合均匀,在120℃于烘箱中烘半小时,将烘干的树脂粉碎。
3、吸水量的测定
3.1、吸水量的测定原理
取0.1克树脂粉末在150ml烧杯中,与100ml去离子水混合,半小时后,用尼龙纱布滤出未被吸收的水,将吸水后的树脂称重,按下式计算树脂的吸水量:
吸水量(g/g)=
3.2、测定结果与讨论
引发剂用量与树脂吸水量的关系如表1所示,由表看出,吸水量在引发剂的浓度为0.18%-0.36%时,树脂的吸水量最高。为了了解引发剂浓度对吸水量影响,在此选取了四种在不同引发剂浓度下的预聚物,测其转化率和平均分子量,结果如表2 所示。
可以看出,当改变引发剂的浓度时,是通过改变预聚物的分子量来影响树脂吸水量的。分子量越大,吸水量越高。由于树脂在后一步的烘干过程中,预聚物中残余的单体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聚合,因而预聚物的转化率对树脂最终的吸水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丙烯酸的中和度与树脂吸水量的关系,则以中和度在83%-90%的范围时,吸水量趋于最大。改变中和度,一是使树脂中亲水性大不相同的两种基团COOH和COO-Na+的比例发生变化,二是使引发刘所处的酸性条件发生变化,前者将引起树脂亲水性的变化,后者将导致预聚体分子量的改变。
对三种不同中和度条件下的预聚物进行分子量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随着中和度的增加,吸水量增大,但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降低。这里,丙烯酸的中和度与树脂吸水量的关系符合理论推测:中和度越大,强亲水基越多,亲水性越强,吸水量越大。也可看出,当中和度增加,平均分子量虽然降低,而吸水量仍然增加,这是因为亲水性对吸水量的影响远大于分子量对它的影响。
由于交联剂的作用,无论是聚丙烯酸钠的连续相,还是淀粉的分散相,都是以交联网络的结构形式存在的。当树脂与水混合时,连续相依靠COO-和COOH 集团的亲水性以及Na+在树脂与水的界面上产生的渗透压作用进行吸水。此时的交联网络结构起到限制树脂溶胀,从而不至于溶解于水的作用。交联剂用量与吸水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横坐标V表示0.129N环氧氯丙烷乙醇溶液的体积。由图可知,分子链越长,网络结构越大,溶胀体积越大,吸水量越高。但是,交联剂过多,交联密度太大,网络空间减小,溶胀体积也随之减小,从而吸水量降低 。
高吸水性树脂淀粉—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对于提高某些豆类的发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做理想爱情的智者》【毕业设计论文】.doc
- DGS18Y型高空作业车设计书【毕业设计论文】.docx
- EBS客户化标准及多组织应用【毕业设计论文】.docx
- J油田海管结垢研究论文【毕业设计论文】.docx
- 毕业设计(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设计—雅景小区2号楼)【毕业设计论文】.doc
- 毕业设计_暂堵酸化工艺【毕业设计论文】.doc
- 毕业设计-八一聚源中学投标商务标【毕业设计论文】.doc
- 毕业设计—基于Symantec_Endpoint_Protection_客户端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 毕业设计--矿井提升机图【毕业设计论文】.docx
-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组课题及经费管理软件【毕业设计论文】.doc
- 2025至2030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市场分析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铝颜料市场经营风险与未来发展走势预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充电设施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背板材料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电弧焊设备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椰棕弹簧床垫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轻质液体石蜡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趋势预判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增长与产能规划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智能消防智能疏散设备行业市场現實需分析及意資評估規劃研究研究報.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