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HNWH
河南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NWH007-2019
饲料原料 麻杏石甘散
2019-03-16发布 2019-03-26实施
河南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1
Q/HNWH007-2019
前 言
麻杏石甘散是我公司新开发的产品,本品从麻黄、杏仁、生石膏和甘草混合而成,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之功效。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
而数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
邪壅肺者。由于该产品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编写是按照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本标准由河南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亚南 左静会。
2
Q/HNWH007-2019
麻杏石甘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麻杏石甘散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加工、销售的麻杏石甘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2005)第75号)
《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
3 要求
3.1 感官指标
深棕褐色粉末。
3.2 鉴别
3.2.1 应检出麻黄。
3.2.2 应检出甘草。
3.3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见表1
表1 (每L本品含)
项 目 指 标
砷 ≤10mg
铅 ≤40mg
3.4 净重
包装允许偏差见表2。同时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令 (2005)第75号的规定。
3
Q/HNWH007-20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_CZCG 022-2018SCH5025XXYD-BEV4纯电动厢式货车.pdf
- Q_001-2019均匀性矫正机.pdf
- Q_01FD01-2019鹌鹑配合饲料.pdf
- Q_01FD02-2019鹌鹑浓缩饲料.pdf
- Q_01JHL02-2018猪用浓缩饲料.pdf
- Q_DBN 004-2019禽用复合预混合饲料.pdf
- Q_01TNMY01-2017畜禽、反刍动物用浓缩饲料.pdf
- Q_DCS 02-2016牛、羊精料补充料.pdf
- Q_06-2019纸制品用水基胶粘合剂.pdf
- Q_DDG 014-2018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液态柠檬酸.pdf
- Q_320411 JSY 078-2019双氯磺草胺原药.pdf
- Q_HNWH011-2019饲料原料清瘟败毒散.pdf
- Q_320411 JSY 083-201940%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pdf
- Q_HNWL 002-2019纤体瘦身保健贴.pdf
- Q_320411 JSY 084-2019氟唑磺隆原药.pdf
- Q_HNXLN 001-2019河南新联农猪配合饲料标准.pdf
- Q_320411 JSY 143-2019唑啉草酯原药.pdf
- Q_320411 JSY 230-2019氟丙嘧草酯原药.pdf
- Q_320411JSY 073-2019250g_L粉唑醇悬浮剂.pdf
- Q_HPRE 001-2019线缆自动化加工机SPC-31_32.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