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的五代文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概 说 一、隋唐政治變動 1 朝代更替 楊堅的父親楊忠為北周開國功臣,楊堅襲其父爵為隋國公,其女為宣帝皇后。宣帝死,靜帝八歲即位,堅以外祖總攬朝政,封隋王,581年廢靜帝自立,國號隋。李淵祖父李虎為北周開國功臣,七歲襲封唐國公,隋大業十三年617年任太原留守,同年起兵反隋,十一月攻入長安,立煬帝孫代王楊侑為帝,進封唐王。 大業十四年618年廢恭帝,國號唐。唐末,黃巢軍將領朱溫882年叛投唐,903年封梁王,次年,遷昭宗于洛陽,尋殺之,立其子李柷為帝,907年廢哀帝自立,國號梁。其後唐(李存勗)晉(石敬瑭)、漢(劉知遠),周(郭威)等以藩鎮握兵權,相繼登基。是為五代。而中國又有其他政權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南平、北漢都或稱帝或稱王,建有政權,權稱十國。 李唐傳世將三百年,而楊隋享國為日至短,兩朝之典章制度傳授因襲幾無不同,故可視為一體。(陳寅恪隋唐政治淵源略論稿?敘論) 2.唐代的全盛時期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素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憶昔) 至是,天下大治。蠻夷君長襲衣冠,帶刀宿衛。東薄海,南踰嶺,戶闔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新唐書魏徵傳) 3.唐代科舉 A 科舉用詩賦 開元以後,四海晏清,士無賢不肖,恥不以文章達。(通典?選舉) 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新唐書崔彦昭傳) 先是進士試詩賦,及時務策五道。…建中二年(781),中書舍人趙贊權知貢舉,乃以箴論表贊代詩賦…大和八年(834),禮部復罷進士議論,而試詩賦。(新唐書?選舉志) 天寶十三年,玄宗御勤政樓,試博通墳典、洞曉玄經、辭藻宏麗、軍謀出眾等舉人。…取詞藻宏麗外,別試詩賦各一首,制舉試詩賦,自此始也。(舊唐書?楊綰傳) B 科舉與傳奇 唐之舉人,先藉當世顯人以姓名達之主司,然後投獻所業。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也。蓋此等文備眾体,可見史才、詩筆、議論。至進士則多以詩為贄,今有唐詩數百種行于世者,是也。(趙彦衛云麓漫鈔卷八) 宣宗愛羡進士,…嘗於禁中題鄉貢(或作進)士李道龍(唐語林企羡類) 4.唐三大弊端 方鎮之患 方鎮之患,始也各專其地以自世,既則迫于利害之謀,故其喜則連衡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並,又其甚則起而弱王室。唐自中世以後,收功弭亂,雖常倚鎮兵,而其亡也,亦終以此,可不戒哉。(新唐書?方鎮表序) 宦官專權 肅代庸弱,倚為扞衛,故輔國以尚父顯,元振以援立奮,朝恩以軍容重,然猶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关泚賊,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軍委宦者主之,置護軍中尉、中護軍,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遷,政在宦人。(新唐書?宦者列傳) 牛李黨爭 長慶初,錢徽典貢舉,宗閔託所親于徽,而李德裕、李紳、元稹在翰林,有寵於帝,共白徽納干丐,取士不以實,宗閔坐貶劍州刺史。由是嫌忌顯結,樹黨相磨軋,凡四十年,搢紳之禍不能解。…(帝)嘗嘆曰:去河北賊易,去此朋黨難。(新唐書?李宗閔傳) 文宗皇帝曾製詩以示鄭覃。覃奏曰:乞留聖慮於萬幾,天下仰望。文宗不悅。覃出,復示李宗閔。嘆伏不已,不句一拜,受而出之。(唐語林文學類) 陳寅恪先生認為為“(李德裕鄭覃等人鄙視文選)推究其故,豈不以熟精文選理乃進士詞科之人即高宗、武后以後新興階級之所致力,實與山東舊族以經術禮法為其家學門風者啻然殊異,不能相容耶?”(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篇) 二.隋唐社會風尚 1 士族地位之下降 A 太宗有意削弱士族的地位 初太宗嘗以山東士人尚閥閱,後雖衰,子孫猶負世望,…由是詔士廉責天下譜牒,參考史傳,檢正真偽,…合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為九等,號曰氏族志,而崔幹仍居第一。帝(唐太宗)曰:我于崔、盧、李、鄭無嫌,顧其世衰,不復冠冕,猶恃舊地以取資,不肖子偃然自高,販鬻松檟,不解人間何為貴之?…朕以今日冠冕為等級高下。遂以崔幹為第三姓。(新唐書?高儉傳) B 社會上仍尊崇士族,但政治上士族已無權柄 開成初,文宗以真源、臨真二公主降士族,謂宰相曰: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尚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詔宗正卿取世家子以聞﹗(新唐書?杜兼傳附中立傳) (鄭)顥弟顗嘗得危疾,上遣使視之。還,問(萬壽)公主何在?曰慈恩寺戲場。上(宣宗)怒歎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與我為昏,良有以也。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