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师: 您好!我刚转学到这里,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能成为您的学生我觉得真幸运.但近来我觉得好烦好烦,同学们总是爱打听我的家庭关系、电话号码等,我不愿意对不是很熟悉的人说这些,可这几天她们好象在背后议论我:是不是父母离婚?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丑事…… 私人信息 1、老师的收入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3、个人病情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隐私就是丑事吗? 一天在寝室里,同桌同学发现小郁一只耳朵有个缺口,怪不得老是披着长发,原来如此.心直口快的同学犹如发现了特大新闻,在教室里四处散布.向来因为自己的生理缺陷的小郁更是郁郁寡欢, 整天低着头…… 正是这些烦心事的困扰,加上刚转学不久学习还不习惯,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她整天魂不守神,引起妈妈的怀疑,恰好一天有一位男生打来电话找女儿,妈妈担心她有没有早恋,于是拿起客厅的电话偷听……小郁一气之下跑出家门,来到“飘逸”网吧,可更倒霉的是她发现网站将她的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论坛上.她郁闷极了…… ◎妈妈和网站的做法合法吗? 请谈谈你的观点 侵犯公民通信秘密权的表现? 1、有的老师为了教育学生,未经本人同意私拆并公布学生信件。 2、有的家长为了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私拆孩子的信件。 3、有的邮政人员处于某种动机,隐匿、扣留信件等。 4、某些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等。 不属于侵犯通信秘密权的表现? 1、父母(不允许老师)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子女的信件。应保护未满10周岁儿童的隐私权。 2、父母拆看精神病患者的信件。 3、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利,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 注意: 保护隐私≠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为了使自己健康成长,要学会正常的社会交往。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快乐和苦恼,困惑的时候,应及时与老师、家长、朋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和支持。 侵犯隐私权的后果?受侵犯时的做法。 后果:侵扰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做法: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示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陪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为了让小郁不再“忧郁”,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请给小郁妙计,并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给小郁的烦心故事设计一个结局。可以用文字、漫画、小品等你喜欢形式表现出来。 温情提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 要求推选出小组记录员、发言人 * * * * 小郁的烦心事(一) 思考:你认为小郁应该? A、告诉同学 B、不告诉同学 类似上述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呢? 收入、电话号码、家庭关系: 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日记、书包、住宅、通信: 隐 私包括 一、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内涵 个人私事 私人领域 隐私——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不愿公开、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指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隐私——指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 ◎公布别人隐私会带来什么影响?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隐私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丑事从时间、空间来讲是违反道德或违反法律的,而隐私是个人的一项权力受法律保护,所以不可将隐私等同与丑事。隐私≠丑事 小郁的烦心事(二) 2、保护隐私的必要性?或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 (1)、46页倒数第三行每个人------尊严。 (2)、47页最后一段第三行如果------不可终日。 (3)、48页第一段。 (1)人独立自由的需要 一、人人有隐私 2、保护隐私的必要性?或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 (2)内心世界安宁的需要 (3)非法披露隐私的危害性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二、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的含义 (1)个人生活安宁权 二、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2、隐私权的内容 (2)个人信息保密权 (3)个人通信秘密权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情景故事——“要不要开门” 夜深了,天气很冷,小隐一家人睡得正香。这时,派出所以“打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现在他们要求小隐家开门接受检查-------- 问:你认为小隐爸爸要不要开门?说一说你的理由。 法律导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RL10:2020生物样本库认可规则.pdf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双频WiFi芯片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范-K-萨普《资金管理特别报道》.pdf VIP
- 肺部少见细菌感染临床诊疗体系.pptx VIP
- 西方心理学理论分类体系反思与建构.doc VIP
- 对数的计算以及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doc VIP
- 甲方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pdf VIP
- 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解读.pptx
- 心肺复苏重启生命心肺复苏教学培训课件PPT.pptx VIP
- OMRON欧姆龙FQ系列一体化视觉传感器FQ FQ Catalog.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