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 教 主要内容 一、佛教教的教义 二、供奉对象 三、旱地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 佛教教的教义 1、三法印 佛教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作为印证佛教真伪的三个标准。而无常无我的道理,就是佛教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世界一切诸法的总则。 无常:无常就是生灭相续的道理,他不但包括一刹那一刹那 生灭不停的意思,而且也包括因果相续的道理。 无我:也就是对于人生、宇宙、心身世界,一切诸法之中,没有一个我,能够主宰一切的道理。也找不到一个我可得,这就叫做诸法本无我。我们要解脱人生痛苦,要跳出六道轮回,那就要用无常无我的观点,发心修道,断苦恼因到了功行圆满,就能够了脱生死轮回,证得不生不灭寂静安乐的偏真涅盘境界 。 2.四圣谛 ㈠、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 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㈡、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 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㈢、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 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 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槃。 ㈣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 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 就可解脱生死。 3、十二因缘 因即原因,缘即条件。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有原因,都需要条件。生命是连续的、过世生命是现在世生命的原因,现在世生命是过去世生命的结果;现在世又是未来世生命的原因。生命三世流迁,体现在十二个递进的因果关系中,他们是:无明、行、识、名色、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供奉对象 根据佛教修行所达到的觉悟程度,崇拜对象可分为三等,即佛、菩萨、罗汉。 1、常见的佛 (1)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a mí tuó fó ),也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以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这是我国佛教界最熟稔的如来。他专门接应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人称“皆因佛”。 2、药师佛 药师佛 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载,月光遍照菩萨。与日光遍照菩萨同为药师佛的二大胁士。 弥勒佛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此佛常怀慈悲之心。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 ?? ? 布袋和尚,明州(宁波)奉化人,或谓长汀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常见的菩萨 1、文殊菩萨 2、普贤菩萨 3、观音菩萨 4、大势至菩萨 5、地藏菩萨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 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普贤菩萨 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是具足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刹的大乘圣者,与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观音菩萨 北宋年间,有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这个故事揉进了儒家的孝和道家的神仙思想(妙善修行为仙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