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历史浅说.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从粮仓雏型 、粮仓形成 、粮仓发展三个时期简要综述了粮仓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 储粮 粮仓 历史沿漕运中转站建立了 摘 要 从粮仓雏型 、粮仓形成 、粮仓发展三个时期简要综述了粮仓发展的历史 。 关键词 储粮 粮仓 历史 沿漕运中转站建立了大量仓库5 。所以 ,粮仓修建 更为盛行 ,并且在粮仓建筑上也采取了防潮 、通风的 措施 。《史记》记载 ,东汉初期 ,大量产生豪强地主 , 地主庄内分布着仓楼 、谷囤 、地窑等粮仓2 。粮仓的 形成 、建造 , 说明当时人们已知道了储粮的关键所 在 。仓楼是民房仓形式 、有的全部用于储粮 ,有的用 木板隔成楼阁 ,上面用以储粮 ,下面作为居室 。仓楼 在南方应用较多 ,至今许多农户仍用它储粮 。用竹 席或芦苇席围成圆筒形的谷囤储粮是北方储粮形式 之一 ,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在官渡战役中 ,袁绍 设在乌巢的临时粮仓就是用芦苇席围成的粮仓 ,很 具规模 。这种粮仓储粮方式至今北方农户和国库仍 沿用 。在洛阳附近发现的含嘉仓 ,建于公元 749 年 , 距今 1252 年 ,是唐朝最大的国家仓库 ,全部是密封 地窑仓 ,仓容量为千石至万石 (6~60 万 kg) ,使用桐 油作密封材料 ,谷子可储 8 年 ,稻谷储 5 年 。粮仓面 粮仓发展历史可归为 3 个时期 ,了解它可以知 道各历史时期的粮食储藏技术水平 。 粮仓雏型时期 1 原始粮仓或者说盛粮器具 、地穴的出现 ,大概在 六 、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那时 ,原始农业刚出 现 ,有少量剩余粮食需储备 ,于是出现了袋形窑 ,成 为储粮场所 。据王祯农书记载“夫穴地为窑 ,小可数 斗 ,大至数百斗 ,先令柴木 ,烧浸其土焦燥 ,然后同以 糠 ,隐粟于内”1 ,这便是早期储粮的写照 。原始社 会末期 ,制陶业兴起 ,使人们懂得用罐 、钵 、瓮等陶器 来盛装 、储藏粮食 ,更为方便和安全 。如在陕西西安 半坡遗址中 ,发现一陶罐粟在居室内 ,一陶钵粟作为 殉葬品放在墓葬中 ,在一个小陶罐中还存放着一些 菜籽2 。陶制品虽非粮仓 ,但适合盛储分散的 、少量 的粮食 ,至今 ,南方许多农户还保留用缸 、瓮来盛粮 食的习惯 。 2 积很大 , 设有粮仓管理机构 , 并有军队驻守 。另 外 ,唐代各州建有常平仓 , 具有平抑粮价的储备功 能5 。含嘉仓的建造标志着古代地下仓已发展到相 当高的水平 。到了明朝 ,朱元璋对储粮极为重视 ,他 有一 句 名 言 , 即“深 挖 洞 , 高 筑 墙 , 广 积 粮 , 缓 称 王”2 。这个时期粮食仓库形成了一定的形式 ,对粮 仓有了更为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从仓库地点选择以 及地基的做法一直到库顶的构造 ,都有严格的规定 , 粮仓建筑和管理达到了古代较高水平 。经过几千年 的发展 ,像含嘉仓这样以国库为重点的粮仓建设已 相当成熟 ,储粮水平已很高 。然而像含嘉仓这样大 型仓 ,在古代并不多见 ,相对分散的粮食储藏限制了 粮仓的发展 。 粮仓形成时期 2 夏朝开始的奴隶社会和秦朝建立为标志的封建 社会的先后形成 ,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使粮食产量 提高 ,相对剩余粮食增加 。特别是奴隶主 、地主兼并 了大量耕地 , 使分散的粮食被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 国家的产生 ,也是建立国库大量储粮以备灾荒 、稳定 军队的重要原因 。这样 ,以砖土 、石 、木为材料的粮 仓建筑开始出现 ,并得以发展 。据记载 :秦以廒地为 仓 ,后循名仓为廒1 。现在粮仓内的间隔仓仍称为 廒 。到了汉代 ,封建制度日益巩固 ,视粮仓的储备为 “立国之根本”,同时粮食的调运也大量增加 。为满 足京师 、军队和朝廷消费 ,需从江南调入大量粮食 , 20 粮仓大发展时期 3 解放后 ,粮食生产得以大发展 ,国家实行统购统 粮仓历史浅说 广东省韶关市贸易学校 王飞生 粮油储藏四川粮油科技 ( CN51 - 1178/ 粮油储藏 四川粮油科技 ( CN51 - 1178/ TS ISSN1008 - 6986) 销政策 ,大量粮食集中于国库储存 ,仓容严重不足 。 为满足储粮需要 ,根据各年代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 建设了大量粮仓 ,使粮仓规模和储粮技术得以不断 发展 。 311 解放初 ,重点建设民房仓 、祠庙仓 、简易仓 解放初期 ,接收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粮食仓库 很少 ,只有仓容 57 亿 kg ,其中祠堂庙宇改建的 29 亿 kg 。而当时征收的公粮和收购的商品粮迅速增长 , 为了适应粮食储存需要 ,粮食部门从 4 个方面扩展 仓容 。 ①改建仓库 。把祠庙 、民房暂时改为仓库 ,截 至 1952 年 ,通过划转或租 、借形式 ,先后改建这类仓 库 54 亿 kg 。 ②发展货场围囤仓 。即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