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有奖销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正当有奖销售 一、有奖销售与商业贿赂 《关于禁止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两者都属于以利诱方式进行不正当销售的行为。 将来修改时可能将其作为一类行为进行规定。 二、有奖销售的类型: 《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一)附赠式有奖销售: 向所有的购买者一视同仁地提供赠品的销售。 最高金额无限制。 (二)抽奖式有奖销售: 凡以抽签、摇号等带有偶然性的方法决定购买者是否中奖的,均属于抽奖方式。经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的有奖募捐及其他彩票发售活动,不适用本规定。 法律规定了“最高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 三、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法定类型: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效销售;(内定人员不限于经营者的内部工作人员或者经营者及其内部工作人员的亲属,关键在于他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依附、控制关系;内定人员的中奖是经营者利用自己主办的便利通过不正当手段事先安排的)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不合格商品+合格产品中的低档次)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四)视为欺骗性有奖销售的行为。 《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 “经营者举办有奖销售,应当向购买者明示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资金金额或者奖品种类、兑奖时间、方式等事项。 属于非现场即时开奖的抽奖式有奖销售,告知事项还应包括开奖的时间、地点、方式和通知中奖者的时间、方式。经营者对已经向公众明示的前款事项不得变更。在销售现场即时开奖的有奖销售活动,对超过五百元以上奖的兑现情况,经营者应当随时向购买者明示。” 其第七条规定“违反本规定第六条,隐瞒事实真相的,视为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比照前款规定处理。” 外国对有奖销售的法律规制: 规定赠品价值与交易额的比例关系:如《西班牙》好处价值不得超过主商品价值的15%, 规定赠品的种类:须与销售的商品有关 奖品的说明:永久性标志(法国、德国) 四、不正当有奖销售当前发展趋势: (一)从一般商品的有奖销售到特殊商品的有奖销售。 (包括房地产、广东省营利性保龄球场馆举办有奖体育娱乐活动案) (二)从商品销售的有奖销售到售后服务中的有奖销售。 (1997年TCL售后部在河南举办的“巡回服务春雷行动”案) 第一,售后服务属于销售过程的一个部分,售后服务有奖咨询应视为有奖销售; 其二,该活动本质上属于广告促销活动,尽管获取咨询卡本身没有直接支付代价,但发放咨询卡显然是据此扩大宣传效果,以此扩大销路。 (三)从直接的有奖销售到迂回的有奖销售。 如在同一商品上重复设奖,规避最高奖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的规定。 例如,某种商品的生产厂家为该商品设定了有奖销售的奖项,出售该商品的商场也对该商品进行有奖销售。厂家和商场各自庙宇的有奖销售的最高奖金额都不超过5000元,但两种单项最高奖金额之和超过了5000元。 (四)奖励由现金、实物到提供活动(行为)。 如提供免费旅游的有奖销售比比皆是。 (五)通过奖励间接扩大利润,从而规避《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所用手段五花八门,通过点击增长积分作为电子货币或者对访问者进行抽奖式的回馈等活动层出不穷。 网站虽然是经营者,但其经营对象并不是访问者,而是广告主,访问者并不是“购买者”。表面上看,网站是在无偿地给访问者提供信息的同时还给予奖励,实际上网站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争取比同行更多的广告主,从而排挤其他经营者。 (六)有奖销售的透明度低 经营者不披露有奖销售的必要信息,有奖销售的透明度很低,以此欺骗、愚弄消费者,进行欺骗性有奖销售。 *案例一: 1998年7月到2001年1月期间,华乐胶业有限公司为促销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用小塑料袋包装2至4元不等的硬币,放入聚醋乙稀乳胶包装容器的底部,用乳胶覆盖住,附随产品销售出去。 经抽样调查,由于华乐公司在产品标识上没有明示,消费者一般情况下不知道乳胶中附有硬币,华乐公司在产品中所附带的硬币通常被专业施工人员所得。 一些专业施工人员为了多得到硬币,往往向消费者介绍购买使用华乐公司的产品。 问题:是合法的附赠式有奖销售还是不正当的有奖销售? 违反公开、明示、告知义务是视为欺骗性有奖销售。 案例二: 某省于1998年元旦开通有线电视公共频道,该有线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以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推出了集娱乐,休闲,广告抽奖为一体的“缤纷时刻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