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新》公开课件(设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耳穴埋豆及穴位貼敷的定位 耳廓的结构 耳廓上3/4—4/5的基础是弹性软骨,下1/4—1/5部是含有脂肪与结缔组织的耳垂。 一旦耳廓软骨发生感染,耳廓便必须切除因此贴敷耳穴前应注意严格消毒。耳豆注意卫生,经常更换。 (一)耳轮——耳郭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二)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 (三)耳轮尾——耳轮下缘与耳垂交界处。 (四)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甲腔的横行突起。 (五)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隆起处。 (六)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的分支。 (七)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下的分支。 (八)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九)耳舟——对耳轮与耳轮之间的凹沟。 (十)耳屏——耳郭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十一)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 (十二)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十三)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十四)轮屏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 (十五)耳甲——是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凹窝。 (十六)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十七)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十八)耳垂一耳郭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简便易行,能持续起到刺激作用且安全无副作用,适用于年老、体弱、儿童怯痛和不能坚持每日就诊者。 耳穴埋豆操作法 选择1—2组耳穴,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1.防止呕吐 取穴:食道穴、胃穴、喷门穴、小肠穴、交感穴 食道穴:耳轮脚下方中1/3处 胃 穴: 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喷门穴: 耳轮脚下方外1/3处 小肠穴: 耳轮脚上方中1/3处 交感穴: 耳轮下角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化疗前一天定位,将华佗磁疗贴于一侧耳部穴位,每日按压三次,每次5-7分钟,以局部产生热麻胀痛为宜,每两天更换对侧耳,五至七天为一疗程. 2.促进胃肠蠕动 取穴:肺穴、胃穴、大肠穴、小肠穴、交感穴、三焦穴 肺 穴: 耳甲腔中央凹陷处,心穴上下方 胃 穴: 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大肠穴: 耳甲艇耳轮脚上方内1/3处 小肠穴: 轮脚上方中1/3处 交感穴: 耳轮下角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三焦穴: 耳甲腔外耳道口后下方内分泌穴上方 3.镇静 催眠 取穴:神门穴、心穴、肝穴、肾穴、皮质下穴、内分泌穴、垂前穴 神门穴: 三角窝后1/3处 心 穴: 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肝 穴: 耳甲艇后下部 肾 穴: 对耳轮下角下方后部 皮质下穴: 对耳屏内侧面 内分泌穴: 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前下部 垂前穴: 耳垂正面前部,耳垂四区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 穴位贴敷是通过药物的温热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而温热刺激配合药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多具辛味的中药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 胆胀患者如右胁疼痛,可按医嘱予胆囊穴 章门穴 期门穴穴位贴敷。 取穴 胆囊穴: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取穴 章门穴:在侧腹部, 当第十一肋游离端 的下方。 期门穴:位于胸部, 当乳头直下,第6 肋间隙,前正中线 旁开4寸。 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避免烟酒、海味、少食辛辣刺激食品、冰冻食品、豆类及豆制品、粘滞性食物及温热易发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鱼、黄鳝、螃蟹、虾等)。 敷药前应洗澡,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出汗;治疗期间如有不适需及时请教医生,外敷时感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可以随时揭去药膏。如出现痒、热、微痛等感觉或皮肤有色素沉着,此为正常反应,不必过多担心。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