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的理论省略工作原理特性与在土壤中的应用罗军.pdfVIP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的理论省略工作原理特性与在土壤中的应用罗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30(2):205-213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的理论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 I :工作原理、特性与在土壤中的应用 1,2 1 * 2 2 罗 军 ,王晓蓉 ,张 昊 ,William Davison (1.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 210093 ;2.Lancaster Environment Centre, Lancaster University, Lancaster LA1 4YQ, United Kingdom) 摘 要:根据文献资料,详细阐述了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的原理、影响DGT 技术测量的因素和它的应用特性,同时回顾了DGT 技术问世以来在土壤中的应用实例,并认为DGT 技术为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提供了可行可靠而又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 ;土壤;土壤溶液;土壤颗粒物;补给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043(2011)02-0205-09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in Soils 1,2 1* 2 2 LUO Jun , WANG Xiao-rong , ZHANG Hao , William Davison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Lancaster Environment Centre, Lancaster University, Lancaster LA1 4YQ, United Kingdom)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the theory of DGT, factors affecting measurements of DG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GT. Studies on appli- cations of DGT in soils suggested that DGT was a useful tool to investigate bioavailability of metals in soils. Keywords :heavy metals; bioavailability;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soil; soil solution; solid phase; labile; resupply kinetics [6] 土壤污染不仅导致土地质量退化,影响农产品安 性分析方法往往都是操作定义,如Tessier 等 提出的 全,并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 连续提取法和欧共体(现欧盟)标准物质局提出的三 [7] 胁。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累积性、滞后性等特 步提取法(BCR 法) ,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和沉积物 点,一旦污染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因此,污 的形态分析。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着化学提取剂缺乏选 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与早期预警已成为全球关注 择性,提取过程中痕量金属的再吸附及再分配等问 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表

文档评论(0)

2266685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