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人: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30个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吉凶。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
A.神权高于王权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C.王权源于神权 D.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2、周代金文“封建亲戚”中的“亲”字写作“”( 字的左边是监狱,右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戚”字写作“”(字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种武器)。这反映了周代( )
A.受封诸侯的权利 B.分封的对象 C.受封诸侯的义务 D.分封的目的
3、西周时期择立太子的标准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 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C.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D. 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
4、“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为中国所特有。每当春节临近,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住游子回家过年和祭拜祖先的步伐。与这种习俗和精神信仰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5、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6、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7、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主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是(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十三州刺史 D. 参知政事
8、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其“始皇”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 B.强化政权的合法性
C.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 D.开创新的皇帝制度
10、下列关于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对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此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
D.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11、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
A.消灭六国 B.严刑峻法 C.修筑长城 D.制度创新
12、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
A.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B.便于削弱宰相权力
C.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D.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3、《通典·职官》中记载:“(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师奏事。”这表明,刺史的职责是( )
A. 考察荐举优秀人才 B. 维护地方治安
C. 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D. 监督皇帝言行
14、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
A. 地方势力的削弱 B. 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C. 决策中枢的转移 D. 外戚和宦官专权
15、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16、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