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徐汇区2019年八上语文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
A.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B.配合 映衬 布局 层次
C.映衬 配合 层次 布局 D.层次 布局 配合 映衬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B.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课文《“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C.新闻是报刊上和广播电视里详细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课文《一着惊海天》是一篇新闻消息不是通讯。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作者毛泽东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
3.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简朴 称心如意 安静闲适 别具将心
B.局部 明艳照眼 俯仰生姿 异彩分呈
C.游览 无所倚旁 隐天蔽日 自出心裁
D.景致 鉴赏园林 自然之趣 因地制宜
4.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手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头发斑白 一丝不苟
B.荡然无存 张惶失措 高屋建瓴 月明风清
C.殚精竭虑 摧枯拉朽 悄然不惊 风平浪静
D.峥嵘岁月 锐不可挡 精疲力竭 白手起家
二、名句默写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去国怀乡, 。
(3)山水之乐, 。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5) ,月晕午时风 (6) ,窥谷忘反。
(7)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落花的句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 , ”造词工丽,随手拈来;晏殊《浣溪沙》中的“ ,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踱(______) 炽热(______) 沥青(______) 窒息(______)
筋疲力尽(______) zào热(______) 吹xū(______) 氯化léi(______)
yíng光(______) cù(______)然 zhòu雨(_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________”字写出了触目惊心之景,“________”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意。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边界)。其上为睥睨(城上的小墙)梁欐(中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小竹子),益奇而坚。其疏数(cù,稠密)偃(卧倒)仰(上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