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学习.pdf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入门 秦伯未 第一章 理论之部 第一节 中医的特点 一、整体观念 中医治病,是从整体着眼的。首先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及器官之间的关系,看作 是不可分割的,同时还认为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强调人 体内部的统一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医治病的基本观念, 现在分几个方面来说明。 1.人体的整体性:中医认为人体各部都是有机联系着的。首先把十二内脏看成十二种 功能,称做“十二官”;又分为六脏、六腑,从作用上把一脏一腑分别结合,称做“表里”。 这种内脏的归纳划分,不等于各自为政,恰恰相反,而是把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理解作 相互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脏腑,同时表现在脏腑和形体的各组织 各器官方面。例如:心主脉、主舌,肝主筋、主目,脾主肉、主口,肺主皮毛、主鼻,肾 主骨、主耳;再如脾主四肢,肾司二便,等等,都是说明脏腑的功能和脏腑与形体的关系。 更重要的,通过经络有系统的分布全身,循环往复,成为体内和体表的联络路线,这样, 使人体在功能保持内外相关的整体。正因为如此,治疗上关于内脏的病,不单治一脏甚至 不医治有病的一脏,而从其它内脏进行治疗得到痊愈,如胃病兼治脾脏,肺病可以从治脾 胃着手,以间接增强肺脏的抵抗力。尤其显著的,形体局部的病症,往往采取治内脏的办 法来治愈,如风火红眼,有清肝方法,虚火牙痛,用温肾方法;又如脱疽(能使十个足指 零落),现代医学多用截除手术,中医用活血温经方法收到良好效果。此外,如皮肤病、肿 疡、溃疡等外症,中医大多用内服药来消散或排脓、收口。 2. 人体和气候:大自然的一切,特别是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 中医十分重视这个关系,认为人体健康和气候不能分开,必须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才能无病 和长寿。因而,从一年中找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四季的特性,以及四季里的风、 寒、暑、湿、燥、火等六种不同气候的变化规律,并指出应该怎样适应客观环境的方法和 违背气候变化后可能招致的疾病。还根据这些原则,分析演绎出诊断和治疗等方法。例如 非其时而有其气,即春应温而反寒或热,就是不正之气,称做“虚邪贼风”。这些不正之气, 必须及时回避。至于四时气候有规律的变化,这对人体是有利的,称为“正气”。因此,常 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正常转变来调养和治疗疾病。举个浅显的病例来说,老 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轻减,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症上常 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又如血虚肝阳旺的病人,到 了春天容易发作头晕、脑胀、目眩、耳鸣、精神疲倦等症。这种症状的发生是和气候息息 相关的,故在冬季给予滋补,可以防止发病的机会。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理解到中医对于养 生和治病,密切注意内外环境的相互适应。 3. 人体与地土方宜:不同的水土,不同的生活习惯,可以产生不同的疾病。所谓因时 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便是这个意思。 4. 其它:禀赋的强弱,形体的肥瘦,性情的愉快、忧郁、急躁,以及精神刺激等,中 医也是非常注意的,认为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很有关系,在治疗时必须顾及。如强者耐受 重药,体弱者不宜重剂;体丰肥者多湿多痰,瘦者多阴虚内热。这些虽然不是刻板的,但 一接触具体病症,就有很现实的参考价值。 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整体观念出发,中医在临症上 有两个突出点就是:其一,不仅仅着着眼于疾病的局部症状而忽视其它部分所受到的影响; 不因重视某一发病因素而忽视因此引起的其他因素。同时,在及时治疗之外,还利用季节 来进行防治。例如咳嗽是一个肺脏疾患,经久不愈可以影响到心脏而兼见心痛,喉中介介 如梗状,咽肿喉痹;或影响到肝脏而兼见两胁下痛,不能转动,转动则两胁胀满,也能影 响到胃而呕吐,或影响到膀胱而咳时遗尿,称作心咳、肝咳、胃咳和膀胱咳,治法就各有 不同。又如一个气郁病,或引起肠胃疾患,或妇女适值月经来潮而引起腹痛,必须兼顾肠 胃和调经。还有如风湿性痹痛趁伏天治疗,肺痨病趁秋凉治疗,疗效都比冬季或夏季为优, 这是由于病的性质和脏气的性质适宜于炎热和秋凉的关系。其二,认识到病和病人是不可 分开来看的,每一个病都应从两面着想,一面是病邪,一面是正气,即病人的抵抗力和恢 复能力。因而一面要去除病邪和改善病况;另一面要调理病人的生理机能,增强其自然的 抵抗力,帮助恢复健康。这就提出了“扶正”和“祛邪”两种治法,及“邪去则正自复, 正充则邪自却”的两种战术方法。不难体会,疾病的过程就是正和邪两个方面矛盾斗争的 过程,当邪气退却,正气进入恢复的阶段,这一

文档评论(0)

lhp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