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六中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docVIP

福建厦门六中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厦门六中2012—201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右图)。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这里的“两方”是指( ) A.奴隶主、奴隶 B.贵族、平民 C.平民、奴隶 D.贵族、奴隶 2.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 A.颁布“解负令”,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 B.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C.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扩大公民权 3.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 A.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B.都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商并奖励军功 4.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抑制土地兼并???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限制高利贷盘剥?D.减轻农民负担 5.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年—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漫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 A.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C.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D.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7.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写到:“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里,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现这样的一种状况: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以上材料表明( )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兴起是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 B.商人、新兴资产阶级,企业管理人员是宗教改革的最早发起人 C.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宗教成分复杂,教派之间矛盾尖锐 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要代表了德意志封建领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要求 8.宗教改革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 A.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B.有利于追求自由幸福 C.有利于建立平等社会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9.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相同点有哪些( ) ①新教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 ②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 ③都简化了宗教仪式 ④都反对因行称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全部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11.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前提条件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倒幕运动的成功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天皇专制的建立 12.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13.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