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危害特点 地老虎为害的植物很多,主要为害玉米、甜菜、棉花、高梁、冬麦、芝麻、白菜、萝卜、番茄、辣椒、马铃薯、苜蓿、黄瓜、西瓜、甜瓜以及各种树苗及杂草(旋花草) 1、啃食叶片 2、龄幼虫为害叶片,取食叶肉,残留一层表皮,叶面出现圆形的”天窗“孔。虫龄稍大时,叶片被食成小孔,严重时小孔连片。幼龄幼虫喜藏在子叶带出的种壳内蚕食叶片。 危害特点 3. 咬食生长点 初龄幼虫啃食棉苗生长点,使一棉苗仅剩两片肥大子叶,无法长出新叶,称为“公棉花“,最终死亡。如为害生长点的时间稍晚,叶腋处可发出几个新芽,形成”多头“棉株。 4. 啃食根茎 幼虫长大后,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啃食和切断棉苗根茎。如果为害较轻或根茎已木质化,则将根茎韧皮部吃成一个个缺刻,缺刻有大有小,有时成为环状,对营养运输影响很大,甚至使棉苗枯死。 五、?黄地老虎 1. 成虫:中等大小,体长14-19毫米,翅展35-45毫米。触角雌蛾丝状,雄蛾为双栉形,栉齿长,向端部渐短,端部1/3为丝状。胸部灰褐色,颈板中部有倒“人”字形黑线。前翅灰黄色至灰褐色,颜色的深浅和斑的隐显常有变化;基线,内线均为双线,黑褐色,波浪形,不十分清晰;剑纹小,边缘黑褐色;环纹椭圆形或圆形,黑边,中央有深褐色小点;肾状纹棕褐色,黑边,中线褐色,不明显, 六、八字地老虎 二、大地老虎 成虫体长20~23毫米,翅展52~62毫米;前翅黑褐色,肾状纹外有一不规则的黑斑。卵半球形,直径1.8毫米,初产时浅黄色,孵化前呈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1~61毫米,黄褐色;体表多皱纹。蛹体长23~29毫米,腹部第4~7节前缘气门之前密布刻点。 三、白边地老虎 成虫体长17~21毫米,翅展37~45毫米;前翅的颜色和斑纹变化大,由灰褐至红褐色,一种为白边型,前翅前缘有白色至黄色的淡色宽边;另一种是暗化型,前翅全部深暗无白色宽边。??卵半圆球形,直径0.7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5~40毫米,体表光滑无微小颗粒; 头部黄褐色有明显“八”字纹。蛹体长18~20毫米,黄褐色,腹部第4~7节前缘有许多小刻点。 四、警纹地老虎 成虫体长16~20毫米,翅展33~37毫米;前翅灰白至灰褐色,环状纹与肾状纹配置似惊叹号。卵半球形,直径0.7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时呈黑色;表面有隆起的纵横线。老熟幼虫体长38~42毫米;头部黄褐色有1对八字形黑褐色条纹。蛹体长14~18毫米,红褐色,腹末有臀棘 1对。 成虫体长11~13 mm,翅展29~36 mm。头、胸灰褐色,足黑色有白环。前翅灰褐色略带紫色;基线双线黑色,外缘翅褶处黑褐色;内横线双线黑色,微波形;环纹具淡褐色黑边;肾纹褐色,外缘黑色;前方有2黑点;中室黑色,前缘起有1淡褐色三角形斑,顶角直达中室后缘中部;外横线双线锯齿形外弯,各脉有小黑点;亚缘线灰色,前端有1黑斑;端区各脉间有中黑点。后翅淡黄色,外缘淡灰褐色。 发生规律 地老虎以老熟幼虫在3~17厘米的土中越冬,以7~8厘米深处最多。越冬场所多在早播的冬麦地、冬菜地、苜蓿地、马铃薯地及休闲地,其次是玉米地和棉花地等。在田埂的向阳面越冬密度最多。翌年4月,老熟幼虫并不取食危害,而由越冬场所爬到土表3~5厘米处做蛹室在其中直立化蛹。警纹地老虎、八字地老虎1年发生2代,黄地老虎1年发生2~3代。黄地老虎在石河子地区越冬幼虫于4月上旬达化蛹盛期。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5月下旬~6月上旬为卵孵化期,6月中、下旬达幼虫危害期。第2代成虫于7月中旬~8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8月上、中旬达卵孵化高峰期,为幼虫危害期。警纹地老虎成虫羽化时间比黄地老虎偏早,越冬代一般出现在4月中、下旬,直至6月上旬,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成虫从6月末开始,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时间持续到9月上、中旬,第1代和第2代成虫期相差50天左右。该虫以第1代幼虫在5月中下旬危害苜蓿、玉米、棉花等,第2代集中危害苜蓿、甜菜等,8月上中旬危害冬菜。一般10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后入土越冬。小地老虎从4月上旬在虫情测报灯上始见,1年出现3~4个发蛾高峰期。始蛾期在4月底5月初,1代卵在5月中旬出现。 * * * * * 键入所需内容 【1】 【1】 键入所需内容 地老虎的简介与防治 一 二 三 四 五 地老虎分类地位 分布与危害特点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六 天敌及防治措施 地老虎分类地位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又名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多食性作物害虫。种类很多,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黄地老(A.segetum)、大地老虎(A.tokionis)、 白边地老虎(Euxo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