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 影 发 展 简 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艺术系 魏庆宪 1839年8月19日是世界公认的摄影诞生日 1895年诞生了电影。1930年左右诞生了电视。 摄影、电影、电视共同构成了当今视觉传播的影像文化。 一、摄影器材的诞生和发展 早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就使用 一种画箱来解决透视问题。 最早柯达公司生产的相机 这台相机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世界第一大奖”。 1925年至1956年,30多年间,德国研制生产了一大批名牌相机和优质镜头。先是1925年德国莱兹公司生产出了第一台使用135胶卷的旁轴取景照相机,命名为“徕卡”。 1948年,瑞典与美国柯达公司合作生产了第一台可腰平俯视取景的单镜头反光120照相机—哈苏布兰德(HASSELBLAD)1600F相机。后又与德国蔡司公司合作生产此类相机。50多年来,哈苏相机以其经典的制作和可靠的质量,一直秉承其外形特点 。 1977年,日本小西六公司生产出了第一台可自动调焦的135小型照相机柯尼卡C35AF平视取景相机 1983年,日本尼康公司生产出了具有多分区综合评估测光的135单反相机(尼康FA型相机),使拍摄者在大光比和顺逆光下都能拍出感光相对准确的照片。 当今使用的全自动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ADSL) 便携式数码相机(DC) 感光材料产生与发展 1825年,法国涅普斯在一次偶然机会,得到一张未经手绘而通过阳光照射的画面---《牵马的少年》。 12年后(1837年)他与达盖尔合作,用经过碘蒸汽处理过的镀银铜板,制作出了最早的一幅清晰照片《工作的一角》。 后来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学术院科学院和美术院举行的联席会议上,向全世界公布了达盖尔银版摄影术。 这一天就称为“摄影诞生日”。 达盖尔也被后人称为“摄影之父”。 1841年,英国人W.H.P.塔尔博特研制出了一种“负像—正像法”。后这种方法称为“卡罗式摄影法”。 “火棉胶湿板法” 从达盖尔摄影术到卡罗式摄影,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人们也一直在想办法改进摄影的技术,使之影像更稳定,成像质量更完美,成本更低廉,曝光时间更短。19世纪50年代,经过改进,法国人埃布尔·尼埃普斯在1848年首次使用蛋清制作了玻璃负片,结果拍摄出的负片印成照片的反差和细部表现非常优秀,另人满意。 感光干片的诞生及发展 湿版摄影法此后流行了近20年。在使用湿版时人们还是感到不方便。外出拍片得带着一堆药品,必须临时调配,还要避光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摄影术的发展。1871年英国医生马多克斯在《英国摄影杂志》上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使用明胶代替火棉胶将溴化银乳剂加热后涂在玻璃板上,干燥后便于携带,使用起来影像质量更好,感光时间更短。 在以后的生产中,人们发现玻璃干板既重又易碎,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就对其进行改进。(伊斯曼时年24岁,是一位银行职员。对摄影有极大兴趣)研究出了用赛璐路做胶片片基,解决了透明、轻便、不易碎的问题,并开设了“伊斯曼干板公司”。这就是“柯达公司” 1986年,美国柯达公司研制出了一种“光电感应器”----CCD(是电荷偶合器Charge-Coupled Deviced的英文缩写)。 1988年,东芝公司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像素30万) 1990年,其改进达像素40万。 当今,数码相机已达最高像素1600—2000万。 大画幅相机 中画幅相机 小画幅相机 单镜头和双镜头相机 * 柯达公司1888年生产的小型照相机和广告 “猛犸”相机及其操作 相机加底片的重量达635公斤,需15个人同时操作,拍出的底片为1.4×2.4米, 哈苏503相机 1988年,尼康公司推出了带曝光锁定全自动专业级单反相机尼康F4 《自然的铅笔》中插图之一 塔尔博特 1844年 摄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