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 二、内容 三、评价 小结 巩固练习 问题探究1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存在着哪几对尖锐矛盾?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一、背景 宗主督护制 宗主,是在“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上千,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即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 北魏统一之初,对这些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 思考:“宗主督护制”会导致什么恶果?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499) 二、内容 材 料 材料一 (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 (490年)王畿(京师平城)之内,颇多少雨,关外诸方,禾稼仍茂。苟动之以礼,绥之以和,一岁未收,未为大损。 (1)据材料一分析均田制推行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均田制实施的作用。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构成 租调制 均田制与赋役制密切联系。均田令公布后,北魏又制定了新的租调制。均田农户除丁男负担征戍、杂役外(调),一夫一妇出帛或出布一匹,粟二石(租)。 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486年,魏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 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2.推进汉化的措施 迁都洛阳 材 料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崤山)函(函谷关)帝宅,河(黄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易胡服 三、评价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小结 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提供有利条件的是( )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 A.北方各族的上层人物 B.鲜卑贵族 C.地主阶级的守旧势力 D.汉族地主阶级 3.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 A.整顿吏治 B.迁都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 4.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D.恢复和发展经济 5.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为进行其它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的是( ) A.均田制 B.宗主督护制 C.三长制 D.整顿吏治 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避免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D.减少变法的阻力 7.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