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教学案设计:神经调节.doc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教学案设计:神经调节.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课时26:神经调节 考纲要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B级;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B级; 人脑的高级功能 A级。 学习重点: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习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教学步骤: 课前自主学习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完成该生理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其中对兴奋有分析与综合作用的结构是 ,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 , 而感受器就是指 神经的末梢。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的电位为 ,这与 有关;在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的电位为 ,这与 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 (即 )形式传导的,且传导方向与 一致。 3.突触是由 、 和 组成的。突触小泡中的物质称为 , 该物质的释放与细胞膜的 有关。一个神经元兴奋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 。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单向的,原因是 。在突触处信号的转换情况是 。 4.调节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下丘脑中存在着 等中枢;脑干中存在的中枢有 。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这属于神经系统的 调节。 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 。如 区受损,则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重要考点剖析 1.反射弧 (1)上图中反射弧的组成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2)此反射弧含3个神经元,若此反射表示膝跳反射,则图示不应绘出[⑥]中间神经元。 (3)图中由于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a、b为灵敏电流计,若刺激④,则a、b的指针偏转情况是:a不偏转,b发生两次相反偏转。 (4)直接刺激④,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 反射。 (5)⑤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传导 3.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膜电位表现 产生原因 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 K+外流 动作电位 内正外负 Na+内流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5.图析膜电位的产生机制 (1)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放。 (2)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3)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 (4)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此时K+通道开放。 (5)de段——恢复为静息电位。 6.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注:ab=bd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三、课内互动学习 (一)合作探究 1.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B.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 C.剪断Ⅰ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 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 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3.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