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x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试卷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初中物理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1 1页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因其卓越的科学成就而被人们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被命名为某一物理量的单位.那么,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不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 A.质量????B.力?????C.电压????D.能量 【答案】 A 【解析】 解: A.质量的单位千克是国际计量大会一致通过,规定的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故A符合题意; B.力的单位牛顿,是根据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压的单位伏特是根据科学家伏特的名字命名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能量的单位焦耳是根据物理学家焦耳的名字命名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物理学家的贡献及对物理单位的掌握分析解答此题. 熟悉各物理量的单位,并知道各单位的由来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00N?????B.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km/h C.教空里一盏日光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A?D.教室里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 【答案】 B 【解析】 解: 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1.3m/s≈5km/h,故B符合实际; C、教空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为40W,工作电流约:I=PU=40W220V≈0.2A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教室里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3.小明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知道大象可以发出次声波,通知远方的同伴,隔天他到动物园却听到大象响亮的叫声.关于大象发出的次声波与小明在动物园听见的大象叫声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者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前者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前者的频率比后者低???????D.前者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后者快 【答案】 C 【解析】 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 C、前者是大象发出的次声波,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后者是大象的叫声,人能听到大象的叫声说明叫声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前者的频率比后者低,故C正确; D、次声波也属于声波,大象发出的次声波与小明在动物园听见的大象叫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及次声波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4.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凝固和凝华?B.熔化和汽化?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 【答案】 A 【解析】 解:冰是液态水凝固形成的,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之间变为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A.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5.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 凿壁偷光-光的折射?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 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答案】 D 【解析】 解:A、凿壁偷光,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井底之蛙,这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故B错误; C、猴子捞月,水中的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成语、诗词、歌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要从字面去理解其含义,是一种创新的题型. 6.清明前后,常熟著名糕点青团上市了.糕点师傅将混合着浆麦草汁的糯米粉团反复地搓揉,包裹进豆沙

文档评论(0)

hanhuaw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