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⒊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 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令尊 令郎 陛下 足下 麾下 谦词有:敝人 卑职 寡人 老朽 ⒋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例句中“不”通“否” “女”通“汝” “见”通“现” “说”通“悦”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拓展阅读 自由背诵 积累文句 课后作业: 1.假如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你再写出一两个比喻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2.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 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南朝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可独立翻译; 2、合作学习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大声诵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语调、 节奏; 2、整体把握课文,复述课文。 五分钟后看你精彩表现!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读准字音 雪骤( ) 差可拟( ) 无奕女( ) 谢道韫( ) zhòu nǐ yì yùn 读顺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质疑问难 1、“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它的意思。 你知道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你能说出几句关于写“雪”的古诗词名句吗? 读一读 品一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 你认为哪句对大雪纷飞的景象描述最为贴切、生动、新颖? 形似 神似 有韵味 比一比 看谁能够当堂背诵? 拓展阅读: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⒈对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偷窃)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