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中学13-14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docVIP

浙江东阳中学13-14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31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黏合(niān) 甄(zhēn)别 褪色(shǎi) 悄(qiāo)无声息 B.贫瘠(jí) 矫(jiāo)饰 树杈(chà) 水波不兴(xìng) C.夹衣(jiá) 泥淖(nào) 脊(jǐ)骨 方兴未艾(ài ) D.恣(sì)意 枕藉(jiè) 涮羊肉(shuàn) 繁华酥(shū)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干瘪 汗流夹背 炫耀 嗜好 B.战栗 熠熠生辉 烙印 慰藉 C.矫饰 雾霭弥漫 颠簸 沉缅 D.焦燥 恪尽职守 翱翔 缀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B.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C.经过一个小时的验算,这道应用题的答案终于水落石出了,师生终于如释重负。 D.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安土重迁,把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纳入今年的政府工作计划之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都得不到复原。 B.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C.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 D.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了青年、少年、童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5.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倾壶而醉 (斜着) B.白露横江 (横贯) C.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缓慢行走的样子) D.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重叠) 6.下列句子中的“乎”字与例句中“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C.相与枕藉乎舟中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7.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学识渊博)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 C.日与其徒上高山(徒:随从) D.声非加疾也(疾:洪亮)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其他几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日与其徒上高山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9.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凌万顷之茫然。 C.渺渺兮予怀。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0.仿照例句,从“春蚕”、“爆竹”、“竹子”、“石灰”、“气球”这五种事物中任选一个,分别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句式不必与例句相同)(4分) 例:铁钉 正面:把别人对自己的打击,化作前进的动力。 反面:只有不断地打击别人,才能使自己站稳脚跟。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13题。(10分)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

文档评论(0)

444885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1121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