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面是【春望】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 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 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 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 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 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 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 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 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 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 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 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 ,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