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docxVIP

诗词鉴赏: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   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下面是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代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   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译文   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特。   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滪堆之类的忧虑。   骑着马走,沿路层层竹林遮蔽高山,连续十来天,仰头看不到山顶;登上高处往下俯瞰,绝险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恐万状,肝胆颤抖。   乘船在水中行,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诡异,船只一旦稍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就被撞得粉碎像泥土般下沉,船中人便喂饱了江中鱼鳖之腹,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   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天生富有文才的人,即使游览了也无所得;不是身强体壮人,大多老死在那里。   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憾恨。   天台士陈庭学君,会写诗。   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成都。   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名人住过的地方。   入川后,凡是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扎戍守的遗迹,诗人文土游览登临、饮酒射投、赋诗咏诗、歌唱呼啸的处所,庭学没有不去游历观览的。   他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   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   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   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大概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   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   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   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大了。   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神力量。   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希望庭学君归去之后,尝试探求一番。   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注释   扬子云,即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   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   诸葛武侯,即诸葛亮   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   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糜碎粉碎。   虞忧虑   栗颤抖   诡指怪异的旋流   嗜爱好   擢提升,提拔   眺游览   侈大,多   耄老   得无莫非   工精巧,精致   恨遗憾   杳幽深   旬日十日   累连续   顾只是,只不过。   表轻微转折。   逮等到   齿年龄   沉像……沉下去   巅际山顶尽头   尚还,尚且   历逐   纵即使   宇内天下   评析   本文是一篇赠序。   赠序的通常写法,多以对所赠人物进行劝勉为主。   宋濂在这篇赠序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更多的是称道游览名山大川对写作上的裨益,并热情地希望陈庭学要重视提高个人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