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665-1995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pdf

  • 7
  • 0
  • 约5千字
  • 约 8页
  • 2019-12-30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修订
  •   |  1995-08-18 颁布
  •   |  1996-06-01 实施

GB/T 15665-1995豆类 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pdf

  1. 1、本标准文档共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665一1995 豆类 配糖氢氮酸含量的测定 Pulses-Determination of glycosidic hydrocyanic acid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164:1975《豆类— 配糖氢氰酸测定》方法。 1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豆类配糖氢氰酸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豆类配糖氢氰酸测定。 2引用标准 GB 601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3 原理 豆类中配糖体氢佩酸经水解后,进行水燕气蒸馏,蒸出的氢氰酸被碱液吸收,以碘化钾作指示剂,用 硝酸标准溶液滴定氮佩酸,银离子首先与氢佩酸根离子络合反应,形成可溶性络合物〔Ag (CN ),),到达 终点时,多余的硝酸银与碘离子反应,生成持续浑浊沉淀,指示终点,以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计 算氢氰酸的含量。 4 试荆 全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 1乙酸钠溶液:2%(W/V ),称取20 g乙酸钠(GB 693)溶于水,用乙酸调至pH5.。士0. 5,加水至 1 000 mL, 4.2磷酸二氢钾溶液:2%(W/V),称取20 g磷酸二氢钾(GB 1274)溶于水,稀释至1 000 mL. 4.3氢氧化钠溶液:5%(W/V),称取50 g氢饭化钠(GB 629),溶于水,稀释至1 000 mL, 4.4氨溶液:6 mol/L,量取400 mL氨水(GB 631),加水稀释至1 000 mL, 4.5碘化钾溶液:5%(W/V),称取50 g碘化钾(GB 1272),溶于水,稀释至1 000 mL, 4.6硝酸银标准溶液:0.004 mol/L,按GB 601制备标定。 4.7甜杏仁。 仪器、设备 5.1 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烧瓶2 0002 500 mL, 5.2 凯氏瓶:1 000 mL. 5.3 锥形瓶:250 mL, 5.4 容量瓶:250 mL, 5. 5 移液管:100 mL, 5.6 微量滴定管:10 mL.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一08一18批准 1996一06一01实施 / / / GB/T 15665一1995 5. 7分析天平:感量0. 001 g o 5.8冰浴。 5.9粉碎机:要求容易清洗,粉碎时不致发高热而影响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5.10筛孔径1 mm, 5.们 培养箱:温度控制在38士2C. 6分析步骤 6.1试样的选取与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按四分法缩减取样,取样量不得少于300 g。样品用粉碎机((5. 9)磨碎,过筛 (5.10),弃去初始的少部分粉样,收集其余粉样于广口瓶中,以备测试之用。 6.2试样水解 6.2.1水解法 称取20 g试样,精确到0. 1 g 置于1 000 mL凯氏瓶((5. 2)中,加人50 mL水和10 mL乙酸钠溶液 (4. 1)或磷酸二氢钾溶液((4.2),塞紧瓶口,充分混匀,将其放在38℃培养箱((5.11)中水解12 h, 6.2.2酶解法 称取20 g试样,精确至0. 1 g,置于1 000 mL凯氏瓶((5.2)中,加入2个碎裂甜杏仁(不含氢氰酸) 1.5^-2.0 g,加人50 mL水,塞紧瓶口,将其放在38℃培养箱中酶解2 h, 注:6.2.1和6.2.2这两种解法,可任选一种。酶解法较适合于那些酶活性不强的样品。 6.3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