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之秋燥.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谢聆听 再 见 * 6 1 0 2 * 目录 * 一、概 述 (一)、秋燥的定义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经为病变重心,初起邪在肺卫,并有津气干燥的特征,一般较少传变,病程较短,易于痊愈的急性外感热病。 * (二)、秋燥的特点 1.发病季节的特点---秋季(秋分~~小雪) (沈目南云:“燥病之季,为秋分之后,小雪之前”) 2.病因---燥热病邪 3.病势特点---病情轻,传遍少 4.病位特点---侵袭肺卫 5.临床特点---初起邪在肺卫时即有津气干燥的变现(津气干燥特点:干咳、咽部干痛、口干、鼻干、鼻中燥热、眼干、唇干、舌干等) 6.疾病性质---温热类疾病 * (三)历代医家对秋燥的认识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燥邪为病的特点是:“燥胜则干”《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燥邪胃病的治疗原则是:“燥者濡之” 2.刘河间补充了燥邪致病的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3.李东垣还创造了治燥之方,如润肠九分。 4.秋燥的病名是清初愈嘉言《秋燥论》中提出。《医门法律?尚论》中云:“燥者火之类也,所以火就燥也。” 5.沈目南《燥病论》认为:“殊不知燥病属凉,谓之次寒,病与感寒同类……” *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外因 燥热病邪 肺卫不固 内 因 正气不足 摄护不慎 身体防御能力减弱 * (二).病机特点 1.燥邪上受,肺卫受病 2.肺燥化火,伤阴损络 3.内传营血,深入下焦 * (三)病理演变过程 燥热病邪 卫分 气分 营血 口鼻而入 肺卫不固 邪在肺卫 肺卫+津气干燥 治疗得当 向愈 燥干清窍 燥热伤肺 肺燥肠热 络伤咳血 肺燥肠闭 邪入营血 身热吐衄 舌绛苔黄燥 恢复期 肺卫阴伤 肝肾阴伤 虚风内动 * 三、秋燥病理特点 1.秋燥以肺经为病变重心。 2.初起邪在肺卫,出现肺卫证候,同时见有津液干燥征象。 3.邪传气分,最易侵犯肺、胃(肠)而形成津热阴伤的病变。 4.少数患者,感邪较重,正气较虚,亦可出现内陷营血或传入下焦等病理变化。 5.病情轻,传变少,易治愈。 * (四)秋燥分类 温燥---初秋---燥热病邪 ---初起以肺卫表热证和津液干燥见症为主 凉燥---深秋---凉燥、风燥病邪 ---初起以肺卫表寒证和津液干燥见症为主 *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本病多发于秋天干燥季节。 2.初起邪在肺卫时即见津气干燥表现。 3.病变中心在肺,病情轻,传变少,且多伤肺卫之阴,很少传入下焦 * ? 温燥 凉燥 季节 初秋气候尚温 深秋气温渐凉 性质 偏温偏热 偏凉偏寒 症状 发热较重,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少痰粘稠,口渴甚,鼻中燥热,舌质红,苔薄白而干 发热轻恶寒重,头痛无汗,咳嗽痰稀,口渴轻,鼻塞或流涕,舌边尖红,苔白而燥 治法 辛凉甘润 疏风润燥 方药 桑杏汤 杏苏散 温燥、凉燥鉴别诊断 * ? 秋燥 伏暑 病因 燥热病邪 夏月感受暑湿之邪郁伏里,后为时令之邪引发 病理 燥热袭肺肺卫不宣 伏邪外引发于气营,兼新感外束 症状 邪在肺卫即有津气干燥的表现,很少有肺经见证 卫气同病或卫营同病以暑湿里证为主 类型 新感温病 伏邪温病 病势 传变少、病情轻 病情重、变化多 秋燥、伏暑鉴别诊断 * (六)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燥邪的寒热属性 2.审燥热的所在部位 3.察燥热阴伤的轻重主次 * (2)秋燥的治则治法 初期 中期 后期 邪在肺卫 燥热已炽,津伤尤甚 燥热化火,内陷营血 肺胃阴伤 邪入下焦 耗伤肝肾之阴 清养并施 清营凉血 甘寒滋养肺胃 滋陪真阴 治则---滋阴 辛凉甘润 * 关于“上燥治气,中燥増液,下燥治血” 上燥治气---指初起燥邪犯肺时,治宜辛凉透邪,宣肺润燥。肺主气,肺气宣畅,邪乃外解;肺可布津,燥亦易除。 中燥增液---指燥热传入中焦,胃肠津液耗伤时,治疗宜于甘寒生津之品以补养胃阴。 下燥治血---则指燥邪深入下焦,损伤肝肾精血时,治疗宜用甘咸酸寒之品滋养肝肾精血。 * (3)秋燥辨证论治 1.邪在肺卫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咳嗽少痰,咽干痛,鼻燥热,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而乏津,右脉数大。 [病机分析] 燥热侵犯肺卫 [治疗方法] 辛凉甘润,清透肺卫 [代表方剂] 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叶3g 杏仁5g 沙参6g 象贝3g 豆豉3g 栀皮5g 梨皮3g * 2.邪在气分 (1)燥干清窍 [临床表现] 发热,口渴,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苔薄黄少津,脉数。 [病机分析] 燥热之邪上干头面,清窍不利 [治疗方法] 清宣气热,润燥利窍 [代表方剂] 翘荷汤(《温病条辨》) 薄荷5g 连翘5g 生

文档评论(0)

懒懒老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