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史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语 《尔雅》前3篇相当于语文词典,后16篇相 当于百科词典。在汉代,儿童在完成识字阶段 的教育后,要读《论语》《孝经》和《尔雅》 这3部书。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识 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尽管用今 天的标准来看,《尔雅》的知识容量相当有 限,但是在古代已经非常可观了。所以有人 说,《尔雅》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 4、价值与不足、注释与影响 在历史上,《尔雅》备受推崇。在汉代曾经与 《孟子》《论语》等书同列学官,到唐宋时代被列为 十三经之一。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 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人们借助于 这部词典的帮助,可以阅读古籍,进行古代词汇的研 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增长各种知识。由于《尔 雅》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成为 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因而被视为经典。 * 价值: ①第一部语言学专著,首创按意义编排辞书的体 例。它是古代典籍词语的总汇,但并不是词汇材料的 堆积,而是把词汇按意分类(分亲属、器物、天文、 地理、动植物等类别)解释,成为最早一部研究古汉 语词汇、规模初具的著作。 ②第一部训诂学专著,创造了多种释词方法。如相 反为训:愉,乐也;愉,劳也。劳苦与快乐相反为 义;同字为训:于,於也。并使上古文献里已有的训 诂术语趋向稳定,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 ③《释诂》把古代字义、词义相同相近的 收集在一起,用当时常用词加以解释,在保存 古义,以及词义的发展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 贵的资料。 ④这本书反应了古代社会的礼俗、文物制 度和古代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释亲》中对 公公、婆婆、岳父母称“舅姑”,反映了上古婚 姻制度的姑表亲的习俗;《释兽》《释畜》反 应了先秦时代已经严格家畜和野兽了。 * 不足:作为开创之作,自然存在不少缺陷。 ①分类不够科学。《释器》包括衣服、食物。 《释草》把一些木本植物也归纳入草类。 ②释义不够明确。解释词往往用多义词,用的是哪一种意义,不明确。如《释言》“贻,遗也。”而“遗”有遗忘、遗留、赠遗等义,不能确定是哪个意思。 ③简单地汇集,让人误以为摆在一起的都是同义词。 《释诂》“台yí朕赉lài畀bì卜阳,予也。”其中“台朕 阳”都是“我”的意思。而“赉畀卜” 是赐与的意思,只 因“予”字兼有“赐与”和“我”两个意义,就把两组不相 干的词列为一组,用多义词“予”来解释。作为一部辞 书,这很容易产生误导作用。 * 注释 由于《尔雅》解释非常简单,因此阅读起来相当困 难,只有借助前人的注释,才能理解它所涉及的语言 知识。从汉代到清代,为《尔雅》作注的人很多,影 响大的有下面几家。 晋代郭璞《尔雅注》(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注本) 北宋邢昺《尔雅疏》 (郭注、邢疏都收入《十三经注疏》) 清人郝懿行的《尔雅义疏》 今人徐朝华的《尔雅今注》 (文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最利于学习) * 影响: 《尔雅》对后代语言学著作的发展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作了一系列以“雅”为 书名的辞书:《小尔雅》《广雅》(都是魏晋时期) 《埤雅》 《骈雅》 (宋代、明代) 《通雅》《别雅》 (明清时期) 都因袭《尔雅》体例,分为释诂、释训等篇目。 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 最有影响的是《小尔雅》、《广雅》,都是补充 《尔雅》的,体例也一样。 * 《小尔雅》:作者有三种说法。 一说是后人掇拾而成书。《汉书·艺文志》 有《小尔雅》一卷,但今收入《孔丛子》中的《小尔 雅》非《汉书·艺文志》所说的《小尔雅》,可能是后 人以肤浅的见解采摘、拾取而编成的一部书 。汉代大 儒解说经书时都不采纳它,直到晋代王肃、杜预才开 始引用,可见该书是汉末所出,至晋代开始通行,它 并非是《汉志》所说的《小尔雅》。清代著名学者戴 震、段玉裁等都赞同此说。 * 二说是著名经学家王肃所伪造。 其所注经学与郑玄的“郑学”并列。但内容处处与郑学 为敌,学术上统统反其道而攻之。王肃为了假借孔子 的名义驳倒郑学,竟伪造了《孔子家语》和《孔丛 子》两部书。《孔子家语》原是古书,何时亡佚,不 得而知。王肃杂取古书中与郑玄观点相异的内容,编 成《孔子家语》。又搜集并臆造了子思等孔门子弟的 言论,编集成《孔丛子》一书,托名孔鲋编。王肃带 头伪造典籍,以致魏晋时期造假书的恶劣风气盛行。 若说王肃伪造《小尔雅》,也不太可信,因为书中 与郑玄孙子郑小同所编《郑志》(已佚)合者甚多, 王肃既欲难郑,不应又

文档评论(0)

懒懒老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