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地表水环境预测与影响评价;第1节 预测条件的确定 ;第1节 预测条件的确定 ;第1节 预测条件的确定 ;预测点的确定;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曲河流、非矩形河流
具体简化方法如下:
河流断面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大中河流断面上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较高(如一级评价)时,可以视为非矩形河流并应调查其流场?,其他情况均可简化为矩形河流;
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大(如其最大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河流水文特征或水质有急剧变化的河段,可在急剧变化之处分段,各段分别进行简化。;对于江心洲等按以下原则进行简化
①评价等级为3级时,江心洲、浅滩等均可按无江心洲、浅滩情况对待;
②评价等级为2级时,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可以按无江心洲对待;
③评价等级为1级且江心洲较大时,可分段进行简化,江心洲较小时可不考虑,江心洲位于混合过程段,可分段进行简化。
人工控制河流根据水流情况可以视其为水库,也可以视其为河流,分段进行简化。;河流感潮段
受潮汐作用影响较明显的河段。可以将落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与涨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0.05m/s的断面作为其与河流的界线;简化方法:
除个别要求很高(如一级评价)的情况外,河流感潮段一般可按潮周平均、高潮平均和低潮平均三种情况,简化为稳态进行预测;
河流汇合部分可以分为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三段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小河汇入大河时,把小河看成点源;
河流与湖泊、水库的汇合部分可以按照河流与湖泊、水库两部分分别预测其环境影响;
河口断面沿程变化较大时,可以分段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河口外滨海段可视为海湾。;简化方法
评价等级为1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大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
评价等级为3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小湖(库)对待,停留时间很长时也可按大湖(库)对待;
评价等级为2级时,如何简化视具体情况而定;
水深>10m且分层期较长(如大于30天)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串联型湖泊可以分为若干区,各区分别按上述情况简化;
不存在大面积回流区和死水区且流速较快,水力停留时间较短的狭长湖泊可简化为河流。其岸边形状和水文特征值变化较大时还可以进一步分段;
不规则形状的湖泊、水库可根据流场的分布情况和几何形状分区;
自顶端入口附近排入废水的狭长湖泊或循环利用湖水的小湖,可以分别按各自的特点考虑。;污染源包括排放方式和排放规律的简化;对于点源排放位置的处理,有如下情况:
排入河流的两排放口的间距较小时,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
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其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
排入大湖(库)的两排放口的间距较小时,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
无组织排放可以简化为面源,从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放口分别排放污水时,可以简化为面源。;预测方法与水质数学模型;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第2节 河流水质模型;;1. *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 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例题1:
一河段的K 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河水特征为:B=50.0m, H 均=1.2m,u=0.1m/s,I=9‰,试计算混合过程污染带长度。 ;稳态条件下基本模型的解析解; 河流的充分混合模型;例题:完全混合模型;零维模型稳态解;稳态条件下的河流的零维模型;例题:河流的零维模型;一维模型适用条件;一维稳态模型的解: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
;对于不受潮汐影响的内陆河,扩散、离散相对于移流作用很小,即Dx近似为0,所以,排污对于上游(x<0)的浓度变化没有影响,引起排污口下游河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为:;河流的一维模型 [考虑弥散的一维稳态模型];河流的一维模型 [忽略弥散的一维稳态模型];例题:河流的一维模型;河流一维BOD-DO模型;水体的耗氧与复氧过程;;Streeter –Phelps (S-P)模式;基本形式;Streeter –Phelps (S-P)模式;Streeter –Phelps (S-P)模式;Streeter –Phelps (S-P)模式;Streeter –Phelps (S-P)模式;托马斯(Thomas)BOD-DO模型;托马斯(Thomas)BOD-DO模型;对一维静态河流,在托马斯模型的基础上,多宾斯-坎普提出了两条新的假设:
考虑地面径流和底泥释放BOD所引起的BOD变化速率,该速率以 R表示。
考虑藻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地面径流所引起的溶解氧变化速率,该速率以 P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