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学牛的体质外貌和生产力》.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牛的体质外貌和生产力 ;第一节 牛的体质外貌;1、体质外貌与生产性能 体质外貌与牛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是选择和鉴定牛体质和生产潜力的手段之一。;2、牛体各部位名称及形态特征 人们一般将牛整个躯体分为头颈部、前躯、中躯和后躯4个部分来描述各部位的形态特征。;角 公牛:较粗短而直 母牛:较细长而圆滑 阉牛:较细长;;(4)后躯 腰角以后的躯段,是以荐骨、骨盆及后肢诸骨为基础的体表部位。 尻部 以骨盆、荐骨及第一尾椎为基础构成。尻部宜长、宽、平或微低。 性器官 公牛:发育健全,睾丸发育良好、对称、大小、长短一致。 母牛:大且肥润,闭合完全。 后肢 呈正常姿势,关节明显、干净,长短适中,结实力,蹄质致密,蹄与地面呈50°角左右。;3、外貌鉴别 外貌鉴别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生产类型牛的外貌特点进行鉴别,以肉眼鉴别应用最多,其次还有测量(体尺)鉴别、评分鉴别和线性外貌鉴别等。在进行外貌鉴定之前,应首先了解不同生产类型牛的外貌特点。; 就乳房而言:紧紧地直接连接在两股之间的腹下,四个;(2)肉牛的外貌特征 就整体而言:体躯低垂,皮薄骨细,全身肌肉丰满,疏松而匀称,属“细致疏松”体质类型。;肉用牛的外貌特征;(2)役牛的外貌特征 就整体而言:皮厚骨粗,肌肉强大而坚实,富于线条,皮下脂肪不发达,全身粗糙而紧凑,属于粗糙紧凑体质类型。;役用牛的鉴定要点;4、牛体尺测量及年龄鉴别 体尺测量是测量鉴别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计算体尺指数和估测活牛体重的基础性工作,它能准确反映牛主要部位的发育情况,弥补肉眼鉴别的缺陷。 体尺指数:即一种体尺对另外一种与其在生理解剖上有关的体尺数据的比率,这样才可以反映出两部位间的关系和牛体格部位发育的相互关系与比例,可以显示牛的外形特征、身体状况和发育情况。;1-2:头长 3-4:额小宽 5-6:额大宽 ;体长指数:体斜长/体高 体躯指数:胸围/体长 尻宽指数:坐骨端宽/腰角宽 胸围指数:胸围/体高 管围指数:管围/体高 ;产肉指数:后腿围/体高 肢长指数:(体高-胸深)/体高 胸宽指数:胸宽/???深 尻高指数:尻高/体高 额宽指数:额宽/头长 腿围指数:后腿围/体高; 年龄鉴别 年龄是评定牛经济价值和种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采取不同饲养管理措施的依据。根据产犊记录是确定牛年龄的最准确方法,在缺乏记录的情况下,可根据门齿的变化鉴别其年龄。此外,通;乳齿与永久齿的区别.;牛的牙齿与年龄;;;7-8岁,第一对门齿中部出现珠形圆点;8-9岁,第二对门齿中部出现珠形圆点;10-11岁,第四对门齿中部出现珠形圆点 7~10岁 ; 影响牛牙齿脱落和磨损的因素:;3.饲料性质及饲养管理条件:舍饲比放牧磨损慢,饲料粗老,坚硬而多纤维的饲料,磨损快. 4.成熟性的影响:早熟的牛,牙齿的出生,更换较早. ;第二节 奶牛的生产力评定;步骤:第一步AA+ATP→AMP~AA+PP 第二步AMP~AA+tRNA →AA~tRNA+AMP 第三步(AA~tRNA)n AA1-AA2…AAn;⑤乳脂的合成: 甘油三酯的混合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含50%短链脂肪酸和50%长链脂肪酸。;(2)乳的分泌与排出 ①分泌:泌乳期间,乳的分泌是持续不断的。乳刚挤完时,乳的分泌速度最高,下次挤奶前降至最低。 ②排出:不及时挤奶,乳房充胀,内压增高,乳的分泌就会减慢或停止,牛乳的成分也会被血液带走。每天应挤奶2~3次。;2、影响产奶性能的因素 (1)遗传因素 ①品种:产奶量黑白花>娟姗牛,乳脂率正好相反。 ②个体: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产奶量大不相同。 (2)生理因素 ①年龄:成年时最高(一般为6岁)。 ②泌乳阶段:低产牛产后20~30天最高,高产牛产后40~60天最高。 ③体型:体型大的奶牛产奶量高,但应适当,不宜太大。 ④初产年龄:24月龄或更晚初产,产奶性能良好。;(3)环境因素 ①饲养管理:营养全面、管理完善,产奶量就高。 ②挤奶次数与挤奶技术:挤奶前按摩,手势正确,会提高产奶量;每天增加挤奶次数也可提高产奶量,但会增加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所以每天挤奶3次较为合理。 ③产犊季节:冬季和早春适宜,这样母牛泌乳旺期正好在气候温和的青草期。 ④疾病与药物:一般产奶量会因为使用药物而下降。 ⑤泌乳期长短:应有适当的产奶间隔,以2~3月为宜。;3、奶牛生产能力的测定与计算 (1)产奶量测算 ①月产奶量: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