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治理新进展新兴经济体领导下的开发性.pdf

全球经济治理新进展新兴经济体领导下的开发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 D P 全球发展展望 G lob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全球发展展望》 Policy Contribution No.14.003 October 27, 2014 黄薇 huangwei@ 全球经济治理新进展:新兴经济体领导下的开 发性金融建设 开发性金融通常被定义为某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国家信用为基础建立的促进国 民经济长远发展的一种金融形式。按其性质,开发性金融可以分为开发性政策性 金融和开发性商业性金融(白钦先,王伟,2002 )。早期开发性金融的主要功能在 于为地方、国家、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提供融资支持。 作为银行系统的一个分支,开发性银行在照顾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关注 自身的盈利状况。但是,与一般的商业银行相比,开发性银行会更加关注政策性、 战略性产业的中大型资金支持项目。 二战以后,部分国家战后重建以及发展中国家希望找到一个有力的金融工具 用以推动经济发展。20 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则使人们认识到,单纯依靠市场 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建设 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过去70 年时间中,主要的全球乃至区域开发性金融机构 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建设并主导,如世界银行(1945 年成立)、泛美开发银行(1959 年成立)、亚洲开发银行(1966 年成立)等。 这些既有的多边开发银行体系曾经对全球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在其 长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诸多弊端。本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崛起及其对基 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进一步凸显了现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建 设资金供给方面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兴经济体一方面正在通过扩容改 造已有多边开发银行,另一方面着手建设新的多边开发银行。 一、现存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基本状况 多边开发银行的建立模式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由某个实力雄厚的国家组织 筹建,如泛美开发银行由美国主导建立,亚洲开发银行由日本和美国共同主导运 作;第二,多个国家自发兴建,如北欧投资银行由北欧五国(丹麦、挪威、瑞典、 芬兰和冰岛)共同发起,欧亚发展银行由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共同组织成立;第 三,国际会议或协议决定组建,如世界银行由来自44 个国家的代表在布雷顿森林 举行的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上决定成立,欧洲投资银行根据1957 年《建立欧洲经济 共同体条约》(也称为《罗马条约》)的规定成立。 现存主要多边开发银行根据其成立背景、所处环境及扶持对象的不同,其经 营宗旨大致集中在三个领域:消除贫困、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多边开发银行的核心成员及其权力主要通过成立时的成员 和现有股权、投票权分配来体现。在12 家多边开发银行中,成员国数量最多的是 作为全球性金融机构之一的世界银行。在银行的成长过程中个,各机构的成员国 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辐射范围和业务内容也越来越广。除无区域限制的世界银 行和处于刚起步阶段的欧亚开发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成员国的范围均已突破了 区域范围的限制,一般都包括区域内成员和区域外成员两部分。其中,泛美开发 银行区域外成员所占比重最多,22 个域外成员占其成员总数的45.8% 。区域外成 员数量最多的是非洲开发银行,共有24 个域外成员,占其成员总数的30.7%。区 域外成员国的加入为多边开发银行提供了更多的发展资金,但也增加了利益冲突、 协调难度、风险控制和防范的难度。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