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2
教育部九十九學年度高級中學數理及資訊學科競賽物理科決賽實驗試題參考解
[實驗設計原理]
利用反射定律,光碰到透鏡面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如圖距主軸D之平行主軸光線射向透鏡,光線遇透鏡面後反射結果如圖所示;欲求透鏡面之曲率半徑R,可利用
找出tanθ與R的關係,將式(1)代入,即可求得曲率半徑R
[實驗步驟]
先凸凹透鏡置於方格紙上,從對稱位置找出鏡心標示出來。
於保麗龍板上配合鏡片大小做出可使鏡片豎立鏡心略高於板面的插槽,將透鏡垂直豎立於板面上。
方格紙中某一軸線上割出鏡片大小之割痕,讓透鏡能從割痕中探出紙面且鏡心略高出紙面,取一軸線與鏡片主軸相同之位置,將方格紙固定在保麗龍上。
將雷射光距主軸H平行主軸射向透鏡凸面,利用竹籤找出反射光之路徑位置,由距透鏡L處找出反射光位置,測出D值。
利用測得之D、L計算出反射角之tanθ。
改變不同之H重覆步驟4~5。
找出tanθ與H之線性關係式,由此關係式之b值即為題意欲求之凸面的曲率半徑R1。
重覆步驟4~7但改將雷射光射向透徑凹面,就可求得凹面之曲率半徑R2。
[數據記錄]
凸面的曲率半徑R1
L=14
H(cm)
0.50
0.75
1.00
1.50
2.00
D(cm)
0.59
0.82
1.02
1.40
2.00
凹面之曲率半徑R2
L=15.12
H(cm)
0.50
0.75
1.00
1.50
2.00
D(cm)
0.80
1.34
2.40
4.45
6.15
[分析]
凸面的曲率半徑R1
L=14.12cm
tanθ
0.0209
0.0290
0.0361
0.0495
0.0705
D(cm)
0.59
0.82
1.02
1.40
2.00
得凸面曲率半徑為 30.82 cm
(註︰由球徑計測得凸面曲率半徑為30.56 cm)
凹面之曲率半徑R2
tanθ
0.0264
0.0442
0.0789
0.1441
0.1956
D(cm)
0.59
0.82
1.02
1.40
2.00
得凹面曲率半徑為 8.49 cm
(註︰由球徑計測得凹面曲率半徑為 9.98 cm)
故實驗測得此塊透鏡凸面之曲率半徑為30.82c
[結果討論]
先將雷射光沿主軸打到透鏡上,看反射光線是否沿原路徑返回,以確定透鏡與方格紙方向是否正確安置。
所有的光線都要在通過鏡心垂直鏡片的平面上進行才能減少誤差。
可在牙籤或竹籤上做標記,好判定光線不會因為鏡片方向或入射線歪斜造成反射線嚴重偏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