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1998年国家对传销严整之后,传销为逃避打击,传销以各种名目变相经营,其中包括消费联盟,滚动促销,加盟连锁等,2005年国家颁布《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两个重要法规。明确表示中国政府政策:“规范传销,打击传销”。 三、非法传销应负的法律责任 传销与变相传销己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毒瘤,公安部门已经对此已经作了定论:传销是经济邪教。 国家对传销的打击从来就保持高压态势,2005年11月1日实施的《禁止传销条例》更使打击传销有了专门的法规。 关于传销的性质及法律责任 非法传销应负的法律责任 《禁止传销条例》针对传销活动中的不同人员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传销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设定了最高200万元的罚款; 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一般参加人员,予以告诫; 对多次参加,屡教不改,虽不属于骨干分子,但又确实诱骗他人并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传销参加者,由工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禁止传销条例》对企业组织策划传销的,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了其营业执照,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非法传销应负的法律责任 《禁止传销条例》还规定,对于为传销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处以罚款。条例还规定,对传销行为提供经营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条件的,要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罚款。对于为传销活动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由有关部门依照互联网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四、大学生如何防范传销 传销“洗脑术” 所谓“洗脑”,就是传销组织以种种手段,鼓吹通过传销迅速富裕的歪理,迷惑你的判断能力,改变你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方式,调动你的情感与情绪,激发你内心的欲望,使人对传销由怀疑到深信不疑,不仅认同其价值观,而且对其产生经济依赖、心理依赖、情感依赖、直至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洗脑术之一:精心物色传销对象 在传销组织中,发展“下线”被称作邀约“新朋友” 什么人容易成为物色对象呢?据有关数据分析表明,“怀才不遇”者、下岗者、负债人、毕业生、推销员和待业者是上线最感兴趣的。这些人多数对现状不满,对成功的渴望远比一般人要高。在传销人员那里,“五同四友”(同学、同宗、同事、同乡、同好:朋友、酒友、战友、室友)因为彼此熟悉,防范心理较弱,最容易成为他们欺骗的对象。他们会说这里的工作好找,骗你上当。来了之后集中在一个“家庭”里,和其他人一样,手机、身份证什么的,都被“家长”集中收走,10几个人在一个租的房间里,一起吃住,不让出去,连续几天听讲课。 “洗脑”术之二:通过煽情授课调动欲望 通常他们会通过上课给会员“强烈震撼”:“我为胜利而来,不向失败低头,世上没有我办不到的事……”,“我的激情开始膨胀,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成功者”会在课堂上介绍经验,传授所谓“成功学”,勾勒“光辉前景”,进入传销组织第二天,所谓的新朋友就要开始接受培训,洗脑。 “洗脑”术之三:营造温情气氛,培养心理依赖 一会员如此描述“感动”:从接车起,“家”里人的关心就无微不至;“心理分享”、“开心一刻”活动共享“成功”,令新加入者备感“温暖” “洗脑”术之四: 善用“科学”的图表,展示高回报率 授课者经常通过图表宣传传销的高回报率,让你从十字坐标图及付出回报图,“明确看出”参与传销的高回报率(通常以三年为限,让你感觉成功就在眼前),说什么第一年可以收入多少,第二年可以收入多少,第三年就可收入一二百万元!一些人没有合适的工作,看了这些图表后,会认为:做一般的事业,太难;做小生意也要启动资金,要成功太难了。而做传销只要一点钱、发展几个新人加入,以后就能坐享其成,就是一条成功的捷径。 “洗脑”术之五: 及时“答疑解惑”,强化“洗脑”效果 大部分新会员是被骗入会的,部分人开始也会有很多疑惑,甚至是愤怒,这时,传授者就会出来解答安慰他们 警觉的人会问:实际上是骗,为什么事先不说? 授课者回答:骗分为善意的骗和恶意的骗。跟小时候妈妈说打针不痛一样,说一个美丽的谎言,孩子就能勇敢地接受,用这种方法叫朋友过来,分享财富带来的机会,是善意的骗,在发展朋友的时候,首先要记住这一点,心里不要有内疚感,这样你才会心安理得。 有人问:为什么我们活动时总要偷偷摸摸? 他们会回答:新朋友从外地来这里,不熟悉环境,怕发生问题,为了安全,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还有就是为了避免打扰周围的百姓,他们不了解我们在从事这么一个朝阳产业,如果告了我们,公安来了,调查什么的,会影响我们的事业发展。 有人问:是不是通过骗人赚钱? 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促销策略与管理课件.ppt
- 促销策略与管理课件[001].ppt
- 促销策略专业知识.ppt
- 促销策略专题知识课程.ppt
- 促销策略培训课件[001].ppt
- 促销策略知识.ppt
- 促销策略经典课件.ppt
- 促销策略课件[001].ppt
- 促销管理与促销组合概论.ppt
- 促销管理专项知识.ppt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原卷版).doc
- 浙江省普通高中尖峰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原卷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压强(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