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后苏联.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战后苏联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一节 赫鲁晓夫改革 (1953.9—1964.10) 一、赫鲁晓夫其人及其上台 1894年4月17日,赫鲁晓夫出生在库尔斯克省卡利诺夫卡村。父亲谢尔盖-尼卡诺罗维奇和母亲克萨尼姬-伊凡诺夫娜都是纯朴的农民。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放牛放羊,帮助父母作些力所能及的农活。1908年,父亲带领全家搬到尤索夫卡(1924年改名为斯大林诺,1961年又改名为顿涅茨克),15岁起,便先后进入机械制造厂、煤矿和焦化厂作学徒和钳工。 在这期间,他参与并领导了工人的罢工斗争,并正式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直至后来成为苏联国家首脑后,他仍然十分喜欢回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说:“如果说高尔基是在人民的大学里学习过的,那么,我就是在矿井大学里受的教育,这对工人来说也是某种‘剑桥’是受压迫的俄国人的大学。” 1918年,国内战争开始后,赫鲁晓夫参加了红军,担任第九步兵师第七十四团第二营政治委员。战争结束后,他被派往家乡尤索夫卡,担负恢复这个地区的生产任务并被送到顿涅茨矿业技术学校学习。由于他具有一定的政治经历,又总是精力充沛,被选为学校的政治领导人。毕业以后,在顿巴斯担任了彼得罗夫斯克--马林斯克区委书记。在任区委书记期间,这个区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赫鲁晓夫本人也被认为是乌克兰地区出类拔萃的党的官员之一。 1929年,在莫斯科开办了一所旨在培养从事国民经济工作的党的高级干部的工业学院,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和道地的工人出身,赫鲁晓夫成了这所学院第一批学生之一。在学校里,由于他在政治上忠心耿耿,是反对“右倾分子”斗争的重要支持者,因此,被任命为院党委书记。1931年,由卡冈诺维奇推荐,他先后担任了莫斯科市鲍曼区和红色普列斯尼亚区第一区委书记。第二年,又当选为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 1934年,刚刚39岁的赫鲁晓夫在第十七次党代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很快又被提升为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和莫斯科州委第二书记,之后,又由于卡冈诺维奇的大力推荐,并经过斯大林的同意,被选为莫斯科州委第一书记。不久,又连续当选为联共(布)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政治局委员。 1938年 ,任乌克兰共和国党委书记。二战中,任乌克兰战线一个方面军的政治委员,中将军衔。战后,担任乌克兰共和国的书记领导回复工作。1949年,调任莫斯科市委书记。 莫斯科地铁(Moscow Metro)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它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当希特勒军队兵临莫斯科城下之时,莫斯科地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保护了莫斯科人的生命安全,而且把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各个阻击点。在苏联人民的英勇阻击下,德国法西斯军队始终未能深入莫斯科。由此在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以后,它荣获了苏联红旗勋章。 贝利亚事件(Beria):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参与领导苏联大清洗运动的利亚任苏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内务部长等要职,成为苏联党和政府调整政策和为冤假错案平反的障碍。赫鲁晓夫暗中说服其他主席团成员 。同年6月18日,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大多数成员的赞同下逮捕了贝利亚及其亲信,并改组了内务部。同时,苏最高苏维埃撤销了贝利亚的领导职务,决定将其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7月初苏共中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马林科夫代表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作的关于贝利亚“为了外国资本的利益破坏苏维埃国家,阴谋把苏联内务部放在苏联政府和共产党之上的反党反国家罪行”报告后,将其开除出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共产党。当年12月18—23日,苏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秘密审理了贝利亚等人的刑事案件。确定他犯有反对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情报机关勾结进行阴谋活动,道德极其堕落,对“忠实于共产党和苏联各族人民的政治活动家进行恐怖迫害”等罪行,判处贝利亚等7人死刑并于23日被处决。 (12月24日才宣布死刑的判决。) 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反党集团案: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1890年-1986年) 苏联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总理)(1930年-1941年)。 莫洛托夫在列宁时期就是中央委员。他是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和坚定的支持者,成为斯大林领导班子的二号人物,支持斯大林的集体化政策并参与领导了大清洗。1941年任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外交部长),是斯大林国际谈判的主要代言人和顾问,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飞越敌战区上空与西方领导人斡旋。他善于使用外交手段维护苏联的利益,能言善辩,被誉为外交天才,尽管斯大林对他

文档评论(0)

荔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