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近科学家系列中国科学家(一) ——当代最优秀的11个科学家2015-04-10 前言 为了增强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我们特编写了“走近科学家”专栏系列,分期介绍中外著名科学家们的成长过程、获得的成就和对人类的贡献。 本专栏是青少年了解科学家情况的窗口,对青少年有明显的激励作用。青少年通过专栏资料的学习,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使他们从现在开始,就能自觉地以科学家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刻苦钻研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为国建勋的爱国精神,立志走成才成功的道路.长大后,为国家做出贡献,成为国家有用的人。 编者 2015-04当代中国最优秀的11个科学家1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2 电磁弹射器发明人马伟明3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4 辽宁号航母总设计师朱英富5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6 中国最伟大数学家吴文俊7 神舟载人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8 东风31洲际导弹总设计师刘宝镛9 第四代中型战斗机歼31总设计师孙聪10 99坦克三期大改型号总设计师毛明11 094战略核潜艇总设计师张金麟 1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未来的中国国家安全靠谁来守护?答案就是于敏。 于敏作为中国的核武器功勋开创性的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氢弹发展之路,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中国核武器的发展都离不开于敏构型的热核武器。 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的作用笔者不用赘言,于敏凭一己之力扛起了大国重担! 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媒认为,于敏是控制中国走向的五个中国人之一。? 2015年1月9日,习近平主席为于敏颁发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于敏简介 核物理学家 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于敏型氢弹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之于敏型氢弹氢弹建功勋 氢弹是核武器的一种,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氢的同位素氘(D)、氚(T)等质量较轻的原子的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反应(热核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聚变弹 、热核弹、热核武器。氢弹的杀伤破坏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TNT当量,氢弹的威力则可大至几千万吨级TNT当量。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其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其战术技术性能比原子弹更好,用途也更广泛,其爆炸达到的温度约为3.5亿度,远远高于太阳中心温度(约1500万度)。 2 电磁弹射器发明人马伟明 中国的发展利益靠谁来守护?答案就是马伟明。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马伟明,但是大家一定都认识美国海军最强大的华盛顿级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上配备的是电磁动力弹射器,正是因为这一战略装备的研发成功,美国才得以在军事领域继续领先全球。 如今,马伟明带领的中国电磁动力弹射器研发团队已经成功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为之后中国的航母之路铺平了最后一公里的道路!可以说马伟明功在千秋! 电磁弹射器发明人,解放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少将也向本报指出,中国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实践多次也很顺利,有信心运用到现实当中去,他强调,中国掌握的技术已经不输美国,甚至更为先进。 马伟明曾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外界称其为“国宝级”技术少将。对于记者一再追问,国产航母是否将使用电磁弹射器,马伟明笑言,“自己只是打工。”他指着军装上的一颗将星表示,自己只是技术将领,负责研发可用技术,具体会采取何种方案只有军队高层能够决定。 美媒认为,马伟明也是控制中国走向的五个中国人之一。马伟明简介 马伟明,1960年4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1978年毕业于扬中县中学(今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马伟明长期致力于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原始创新研究,承担国家和国防重大装备重点课题40多项,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40多项,20多项关键技术成果居世界先进水平;所有创新成果全部应用到我国自行研制的作战舰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