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这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课文导言 1.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其中似乎què záo(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3)因为他是yuān bó( )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4)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shēn shì( )的地位了。 课前导学 确凿 人迹罕至 渊博 绅士 (5)肥胖的黄蝉伏在菜花上,qīng jié(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6)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轻捷 人声鼎沸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本书印刷不够精美,但内容还差强人意。 B.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C.刚建成的三峡大坝真令人叹为观止。 D.大自然馈赠给了攀枝花人民丰富的光热资源和 矿产资源,难怪邓小平爷爷盛赞这里“得天独厚”。 . . . . . . . . . . . . . . . . . . . B 解析:“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一回到老家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乡亲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B.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C.《第三极地》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D.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 D 解析:A.“感受到”与“笑脸”搭配不当,应在“和”后加“看到”;B.缺少主语,应删去“经过”或把“使人”改为“人们”;C.“之所以”与“原因”语义重复,应删去“之所以” (一)总体感知 4.理清课文思路,完成填空。 课堂导学 从百草园 到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 成长的乐园 百草园 乐景 乐事 从师之感 后园之乐 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 — ______ ____________ 乐闻 读书之趣 (二)细细品味 ①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②“人都到那里去了?!” ③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④“读书!” ⑤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⑥“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⑧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文档评论(0)

558955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