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高速滑坡的闸门效应及其运动特征.docVIP

再论高速滑坡的闸门效应及其运动特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卷 第4期 1997年12月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THE CHIN ESE JOURNAL OF GEOLO GICAL HAZARD AND CON TROL Vol 18 No 14 Dec.1997 再论高速滑坡的“闸门效应” 及其运动特征 徐峻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00 作者简介:徐峻龄,男,研究员,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滑坡研究室主任,中国地质灾害研 究会理事。长期从事滑坡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  3该文的中文稿刊登于《路基工程》1991年第1期上。 提要 作者曾在1989年提出关于高速滑坡形成机制的一种解释———“闸门效应说”,此后,又进行了这方面的模型试验,并在滑坡预报研究中监测到焦家村滑坡的变形过程,二者均证明“闸门效应说”是正确的,本文对此做了简要介绍。本文还据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指出,由于环境条件不同,高速滑坡滑体的运动既可以表现出滑动特征,也可以很快转化成碎屑流表现出流动特征。 关键词 高速滑坡 形成机制 运动特征 “闸门效应” 一、前  言 高速滑坡,尤其是高速远程滑坡,由于其“突发”、高速和远程往往会造成其他类型滑坡无法比拟的极其严重的灾害。因而,人们对其发生机制(巨大的滑体何以能高速启动和运动机制(滑体何以能运动非常远的距离进行了较广泛较深入的研究。1989年,作者曾在日本举行的日中滑坡和泥石流讨论会(The Japan 2China Symposium on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高速滑坡形成三要素及“闸门”效应》(Three Ele 2 ments for Forming High Speed Landslide and Its “Floodgate Effect ” 3,要点为:(一通过对高速滑坡的堆积特征、变形特征和运动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形成高速滑坡必须具备的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 11在开始运动的一瞬间,滑体必须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 21滑坡出口必须高出坡脚一定距离。 31滑坡前方必须有听任滑体向前自由运动的广阔空间。 (二依据高速滑坡的形态(堆积特征和变形特征以及幸存着的叙述分析推断,认为高速滑坡的滑体是在空中“飞行”,而不是贴地面“滑动”,并且认为,这种“飞行”状态是在气垫效应和颗粒流效应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三形象地提出了产生高速滑坡的“闸门效应”机制。其含意是:由于某种特定的地质条件,滑带中段首先饱水软塑产生蠕动滑移,滑体后缘土体因此而严重开裂并不断发 11开始注水之后,“地下水”首先将注水管口到滑床陡缓变坡点一段的滑带浸润泡软,由于该段滑带上覆滑体的重量及第一级平台上附加荷载的作用,中段滑体产生沉陷,在不均匀沉陷的影响下产生拉张裂缝a 。由于前段滑带尚未湿软,故滑体的沉陷略带旋转性质,再兼滑体沿滑带向前蠕动,所以裂缝a 呈现下宽上窄的形态(有的学者称之为“压 致拉裂” 。21随着滑带湿软范围的逐渐扩大,中段滑体向前蠕动愈加明显,导致后部滑体失稳,首先在坡顶出现拉张裂纹b ,并逐渐向下发展,故而其形态为上宽下窄。 31随着裂纹b 的逐渐发展,位于较陡滑床上的后部滑体也开始蠕动滑移,这时显现出剪切裂纹c 。 41当注水管口以上滑面几近贯通时,后部滑体由于其滑床坡度较陡开始显著地推挤中前部滑体,滑体最前缘发生掉块现象,但前缘滑带尚未贯通。 51随着前缘滑带的完全剪断贯通,整个滑体(由后向前迅速下滑。 上述试验结果说明,“闸门效应说”是正确的,依滑带的力学特性将其分成四段是合理的,恰当的(就本模型而言,AB 段是拉张开裂段,BC 段是剪切破坏段,CDE 段是蠕动滑移段,EF 段是相对锁固段。 如其他条件不变,但不设锁固段,则仅出现裂缝a ,不待出现裂缝b ,中前部土体便整体下滑,此足以说明前缘相对锁固段的重要性。 三、焦家村3号滑坡的变形过程 焦家村3号滑坡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境内—黄河四级阶地边缘。四级阶地高出二级阶地百米许,由于三级阶地缺失,四级阶地边缘形成陡崖和陡坡。四级阶地上部厚40余米为黄土,下部厚60米左右是白垩系红色泥岩夹砂岩,二者之间为5~8m 厚的卵石层。 由于四级阶地上耕地大面积超量漫灌,大量地下水下渗,除阶地边缘的基岩顶面和部分层面上常年有地下水渗出外,还在黄土层下部形成了厚20余米的饱水软塑层。 图3 焦家村3号滑坡主轴断面图 Fig 13 The main profile of Jiaojia Village No 13Landslide ①黄土;②饱水软塑状黄土;③卵石层;④白垩系红层;⑤滑面;⑥钻孔 基于上述环境地质条件,该四 级阶地塬边滑坡非常发育,由于几 乎没有采取工程措施,因而多数滑 坡均不止一次地滑动过,焦家村3 号滑坡即其中的一个。图3为其滑 前主轴断面图。 当1995年3~5月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