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期末复习材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中甲 PAGE PAGE 1 中医各家学说辅导资料 总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各家学说》:是阐明和研究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主要医学流派和历代著名医家的的学术思想和血书成就。 2、三世医学:《黄帝针经》、《素女脉诀》和《神农本草经》,是针刺、脉学及药物学方面的三种著作。 3、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伤寒学派:伤寒诸家以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发挥,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eq \o\ac(○,1)宋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袛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eq \o\ac(○,2)明清伤寒三派: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辨证论治派 eq \o\ac(○,3)清初三大家:喻昌、张璐、吴谦 河间学派:以宋金时期的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其学术思想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药物,故亦称之寒凉派。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和《三消论》。 代表人物:刘完素、穆大黄、穆子朝昭、董系、马宗素、金山浮屠等 易水学派:以金代著名医家张元素为代表,探索脏腑辨证,在总结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脏腑寒热虚实辩证学说的一个流派。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 代表人物:李杲、王好古、罗天益 攻邪学派:以金代著名医家张从正为代表人物,强调治病应以攻击病邪为首要任务,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之理,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的一个医学流派。著作有《儒门事亲》。 丹溪学派:以元代注明医学家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侧重阐述阴虚火旺之证,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的一个流派,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温补学派:以明代医家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的脾胃学说的基础上,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治疗,强调脾胃与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温之味以温阳补虚,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代表作有《明医杂著》。 温病学派是在研究外感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分为两个学派: eq \o\ac(○,1)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见长,为温疫学说的创立与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eq \o\ac(○,2)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世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为温热学说的成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各家学说的形成因素: 1)汉以前医学经典著作的影响 2)哲学及其他学科对医学的影响 3)时代的影响 4)医家学术思想之间的相互渗透 5)医疗实践的基础 6)国外医学的影响 各论 孙思邈 养性:养成良好的习性,维护精气增强体质,以期却疾延年。 ①抑情节欲 eq \o\ac(○,2)“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 eq \o\ac(○,3)依时摄养 eq \o\ac(○,4)内视、调气 eq \o\ac(○,5)食宜、食养和食疗 eq \o\ac(○,6)服食、服水 eq \o\ac(○,7)养老:老年人的养性,也包括老年病的防治。 伤寒温病方论 研究仲景学说,搜集诸家方论 eq \o\ac(○,1)研究方法: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eq \o\ac(○,2)研究特点:把太阳病证治归为“三方证治” 三方证治:是孙氏研究伤寒的一种方法。他认为“寻方之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诸方,皆是吐下发汗后不解之事,非正对之法。” 创用除热解毒,善于养阴生津 重视温疫,详论防治 三、对于虚损的治疗主要法则:重视心肾两脏,补益心气,滋养肾脏侧重血肉补精和温润益精 1、补剂兼泄 2、以泻为补 3、寒温相济 4、劳则补子 四:方剂学贡献 1、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 2、化裁发展古方 3、组方配伍特点 4、自制新方 5、多种剂型的运用 钱乙 小儿生理特点:“脏腑柔弱”、“血气未实”。 病理特点:“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钱乙针对五脏虚实,立补泻主治诸方 心:心气热,导赤散主之;心实热,泻心汤主之;心虚热,生犀散;若心虚肝热用安神丸。 肝:肝实热,泻青丸主之;若肝肾俱虚则用地黄丸滋水涵木。 脾:脾实热,泻黄散主之;邪热伤脾,用玉露散;若脾气虚,则用益黄散。 肺:肺实证,泻白散或甘桔汤主之;肺有痰热,用葶苈丸;

文档评论(0)

Lxq3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