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的内外形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讲 北宋中期的内外形势 与改革运动 一、宋夏和战 二、庆历新政 三、王安石变法 三 王安石变法 熙宁二年(1069)二月,安石拜参知政事。 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 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 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王安石拜相。 四年二月,改革科举。 十月,行募役法、太学三舍法。 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 八月,行方田均税法。 六年六月,置军器监。 七年四月,安石罢相。九月,行将兵法。 八年二月,王安石复相。 九年十月,王安石二次罢相。 * * 一 西夏建国及其与北宋的和战 唐末有〔拓跋〕思恭者,镇夏州(今陕西靖边),讨黄巢有功,赐姓李氏,世有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 〔宋〕太宗用宰相赵普之策,欲委〔李〕继捧以边事,令图之。召赴京师,赐姓赵氏,名保忠,……〔李继迁子〕德明遣使来贡,明年上表归款,……真宗嘉之,以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封平西王,终其身三十余年不敢窥边。 ——《东都事略》卷一二七 木板画西夏供养人 雍熙三年(986),辽夏联盟成立。 李继迁寨 从古成大事者,不计苟安;立大功者,不循庸众。西平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害。若缮城浚壕,练兵积粟,一旦纵横四出,关中将莫知所备。且其人习化风,尚礼好学,我将藉此为进取之资,成霸王之业,岂平夏偏隅可限哉。 ——《西夏书事》卷七 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 ——《西夏书事》卷一一 庆历四年(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 年),夏宋双方达成协议。宋承认西夏的割据地位,册封元昊为夏国主,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逢年过节以及元昊生日,另“赐”礼物合计银二万两、银器二千两、绢二万匹、衣着二千匹、茶一万斤。重开榷场。 同年,夏军重创辽师,辽夏议和。 从此形成北宋、辽、夏三足鼎立之局势。 宋夏和议 驿道建设:西夏文“火急驰马”铜敕牌 宋夏贸易: 边境设立榷场,大宗货物交易; 沿边开辟“和市”,边民集市贸易; 贡使贸易。 辽 西夏 北宋 西 夏 二、庆历新政 蔡襄《论兵十事》、《强兵》: 一岁所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 宋初禁军20余万,太宗时30余万,真宗时40余万,仁宗时82.6万 (加厢军则达125.9万)。 “冗官冗兵冗费” 《景文集》卷二六《上三冗三费疏》: 大有三冗,小有三費,以困天下之財。……何謂三冗?天下有定官,無限員,一冗也;天下廂軍不任戰而耗衣食,二冗也;僧尼道士日益多而無定數,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為國。 何謂三費?一曰道場齋醮無日不有,……二曰京師寺觀或多設徒卒或増置官司,衣糧所給三倍他處,……三曰使相節度不隶藩要,貪取公用,全濟私家。 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千员则有余矣,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每放仅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荫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包拯《论冗官财用等》 庆历三年,仁宗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开天章阁,责 成条列当世急务,以“兴致太平”。 范仲淹庆历新政 十事: 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三曰精贡举,四曰择长官,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九曰覃恩信,十曰重命令。  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亦感激眷遇,以天下为己任。遂与富弼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规模阔大,论者以为难行。及按察使多所举劾,人心不自安。任子恩薄,磨勘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浸盛,而朋党之论滋不可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 庆历五年初,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相继出朝,新政夭折。 宋神宗:“卿所施设以何先?”  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 之所急也。 ”   ——《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变法的指导思想 嘉祐四年《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 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 天下

文档评论(0)

99955533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