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第七版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精选课件(公开).ppt

药物化学第七版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精选课件(公开).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1.解热镇痛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解热镇痛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发热的体温降至正常 对正常人的体温没有影响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 解热镇痛药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PG在下丘脑的生物合成.(抑制了PG环氧酶) 但发现, 中枢的PG的合成和释放并非引起机体发热的唯一原因. 发热作用有可能有外周作用参与. 在细胞内的内源性白细胞致热原被各种刺激因子刺激后被释放出来解热镇痛药可阻止细胞受外源性致热原刺激的激活,或抑制其在外源性致热原刺激下释放内源性白细胞致热原. 吗啡类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作用机制: 作用于阿片受体 抑制PG的生物合成 适应症: 中枢镇痛、 外周钝痛 内脏绞痛 副作用: 麻醉、成瘾、 无成瘾、无耐药 耐药、呼吸抑制 外周钝痛: 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 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类型 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 安乃近 一.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2-(乙酰氧基)苯甲酸 理化性质 1.性状: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味微酸. 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溶解,在水中或无水乙醚中微溶. 2. 弱酸性和水解性: 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 但同时分解. 阿司匹林固体遇湿气即缓慢水解. 3. 水解产物水杨酸易被氧化 (酚羟基的还原性): 在空气中可慢慢变成淡黄、红棕甚至深棕色. 水溶液变化更快. 碱、光线、升高温度、微量的铜、铁离子可促进反应. 分子中的酚羟基被氧化成醌型有色物质. 4. 鉴别反应: Aspirin的水溶液加热,放冷后, 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紫堇色 Aspirin的碳酸钠溶液加热,放冷后,与稀硫酸反应→白色沉淀和醋酸臭气. 合成 体内代谢 临床用途 Aspirin为不可逆的花生四烯酸环氧酶抑制剂. 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神经痛、关节痛、急性和慢性风湿痛及类风湿痛等. Aspirin还能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A2的合成,具有强效的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血栓的形成. 预防结肠癌. 不良反应 对胃粘膜的刺激, 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出血等症. 由于游离羧基的存在 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N-(4-羟基苯基)乙酰胺 理化性质 1. 性状: Paracetamol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 2. 稳定性: Paracetamol在空气中稳定. 水溶液的稳定性与pH值有关. pH=6时最稳定. 在酸碱性条件下, 稳定性差, 易水解 3. 鉴别反应: Paracetamol的水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蓝紫色 Paracetamol的稀盐酸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后,与碱性的β-萘酚反应→红色 对氨基酚的重氮偶合反应 体内代谢 临床用途 Paracetamol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临床用于发热、头痛、风湿痛、神经痛及痛经等. Paracetamol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但无抗炎作用: Paracetamol只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PG合成,对外周的PG合成无影响. 贝诺酯( Benorilate): 制成酯 ( 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成酯) 又称扑炎痛. 适宜儿童解热. 氟苯柳(Fulfenisal): 阿司匹林羧基对位引入对氟苯基 二氟尼柳(Diflunisal): 水杨酸的羧基对位引入2,4-二氟苯基 §2.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炎症为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等. 非甾体抗炎药→相对甾体抗炎药(如醋酸地塞米松)而言.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 )也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苯胺类除外), 但副作用较大.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抑制PG的合成酶, 从而抑制PG 的生物合成. 临床用途 主要用于治疗胶原组织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骨关节炎、红斑狼疮和强直性脊椎炎等 非甾体抗炎药的结构类型 1.吡唑酮类:羟布宗 2.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 3.邻氨基苯甲酸类:甲芬钠酸 4.1,2-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 5.苯乙酸类:双氯芬钠酸 6.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

文档评论(0)

saodishense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