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具维修的经验.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以下是关于模具中折弯角度调整的总结内容,望在此能“抛砖引玉”,
欢迎发表相关内容:
折弯角内倒
1、折弯间隙小
【対策】
①用塞尺确认间隙
②用锡片等软质材料确认
③调整到合适的间隙
④确认折弯冲头靠山的接触
⑤根据寸法移动折弯镶块
【对策后确认】
模具组装时确认
确认放在机床上的状态
间隙基本上为板厚的95%~t
使用红丹(不要放入材料)
基本上是移动冲头
要测定关联寸法
2、折弯压筋过高
【対策】
①从制品寸法反向计算压筋高度,再研磨
【对策后确认】
不要用锉刀研磨(手加工)
3、镶块折弯角度不是90°
【対策】
①调整到合适的折弯角度
②在折弯部侧面加垫片调整
【对策后确认】
折弯位置寸法的确认
作为暂定对策可以使用;精密、折弯高度低的时候不能使用
接着
4、折弯冲头过度突出
(直边部过长)
(R部过度突出)
【対策】
①降低折弯冲头
②调整折弯冲头直边长度
③调整R部突出量
【对策后确认】
注意折弯寸法的变化
基本上为板厚的4~10倍
基本上调高0.05
5、折弯线刻印深、位置偏差
(预备折弯角度、位置偏差)
【対策】
①降低可以
②调整刻印位置
③调整角度和位置
【对策后确认】
注意折弯寸法变化
6、卸料板、顶料块压力弹簧弹性弱
【対策】
①、强化卸料板、顶料块压力
②更换新规弹簧
【对策后确认】
注意弹簧弹力
再接
7、后工程躲避小
【対策】
①躲避追加工
【对策后确认】
用放大镜确认躲避的接触部分
折弯角外倒
1、折弯间隙过大
【対策】
①塞尺确认间隙大小
②用锡等软质材料确认
③调整间隙
④移动折弯冲头
⑤根据寸法移动折弯镶件
【对策后确认】
模具组装时确认
确认放置机床上的状态
将折弯打开时要使之稍微变窄
用红丹确认靠山的接触
基本上使移动冲头
要测定关联寸法
2、折弯压筋浅
【対策】
①调整机床的滑块
②确认压筋的磨损、高度
②追加工到合适的压筋高度
③调整折弯镶件高度
④折弯部卸料板磨损确认
⑤折弯部顶料块高度的确认
还接
【对策后确认】
利用红丹、纸确认
使用放大镜、千分尺
压筋高度为板厚(t)的5~15%
用千分尺确认高度
使用放大镜、千分尺
用千分尺确认高度
3、折弯冲头突起量少
(R部的突起少)
(直边部短)
【対策】
①提高折弯冲头
②调整R部的突起
③调整折弯冲头的直边
④G将折弯冲头先端部形状变更为二段曲
【对策后确认】
注意折弯寸法的变化
基本调高0.05
用千分尺确认高度
确认折弯部的变形
4、折弯冲头靠山不良
(无靠山)
①用红丹确认靠山的接触
②新规冲头或加肉
③改造冲头
还要接
【对策后确认】
确认时不要放入材料
暂定使用垫片
对不能改造的冲头,要注意与卸料板的间隙
5、折弯的顶针弹性弱
(顶针的平衡不良)
【対策】
①加强顶针的弹性
②将顶针的长度、平衡调整到适当状态
【对策后确认】
顶针碰伤的确认
用千分尺确认高度
6、折弯部的压筋\冲头的磨损
【対策】
①压筋以及冲头的再研磨
②更换磨损厉害的冲头
【对策后确认】
部品图纸确认、冲头要抛光
冲头要抛光
7、折弯部的镶块、其它处的镶块高度NG
【対策】
①调整折弯部镶块高度
②调整对折弯有影响的镶块
【对策后确认】
模具部品要用千分尺测量
不要用卡尺
最后接
【対策】
①卸料板、顶料块底部突起的确认
②确认折弯线是否添加压筋
③确认折弯冲头底部突起R是否适当
④折弯线追加刻印
⑤追加预备折弯
【对策后确认】
用红丹确认
压筋为高度为板厚(t)的5~15%
R部突起调高0.05
模具改造
9、折弯线的刻印浅、位置偏差
(预备折弯角度、位置偏差)
【対策】
①提高刻印
②调整刻印位置
③调整角度和位置
【对策后确认】
注意折弯寸法的变化
10、后工程躲避不够
【対策】
①躲避追加工
【对策后确认】
用放大镜确认躲避的接触
以上是关于对模具折弯角度修正的资料!
其它的待机再传
下面上传关于毛刺修正的内容
冲头、镶件磨损的原因
【对策】
①冲头、镶件磨损部的确认
②研磨冲头、镶件的磨损部
【对策后确认方法】
使用放大镜
磨损部是否已研磨
冲头、镶块的高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 API(一).pdf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中JavaScript的使用.docx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 API开发(二).pdf VIP
- (高清版)ZT 0142-2010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pdf VIP
- 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台词肖申克的救赎经典语录中英文对照.docx VIP
- 张恩利-体育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运训).ppt VIP
- 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doc VIP
- DB65T2052-2011 库尔勒香梨贮藏保鲜技术规程.pdf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开发之字符串.pdf VIP
- 《商务英语翻译》课件——产品说明的翻译原则2.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