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语文《杜甫诗三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秋兴八首 (其一); 《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七律中的集大成之作。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唐宋诗醇》引钱谦益云:“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秋兴八首 其一 ;《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kuí)州时所作.这是第一首.诗写作者因秋而伤羁旅,思念故园的心情,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漂泊无依之感.诗人通过对深秋景物的精细刻画,极力渲染出一种萧森的气氛.白露凋伤的枫树,气势萧森的巫山巫峡,汹涌兼天的江间波浪,席卷大地的塞上风云,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1)秋兴:秋日感兴。 (2)玉露:指霜。 (3)巫山巫峡:这两处均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4)江间:指巫峡。兼:连。 (5)两开:两次开放。他日:往日。 (6)一系:长系。 (7)刀尺:指作衣裳的工具。 (8)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砧:捣衣石。 ;秋兴:秋日感兴。 ;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其三) ; 王昭君 ???? 中国西汉元帝时宫女。生卒年月不详,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字嫱,晋人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妃,又作明君。南郡秭归(今湖北秭归)人。元帝时被选入后宫。传说她因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画得容貌一般,因而数年见不到元帝。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元帝赐与宫女5人。昭君向掖庭令请求远嫁。临行之日,“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入匈奴后,立为宁胡阏氏(皇后),生二子。呼韩邪单于死,其前阏氏之子继单于位,欲纳昭君为其阏氏,昭君上书成帝求还,成帝诏令入乡随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昭君在匈奴几十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她的事迹历来为世人所赞颂。 ??? ???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请联系上一首中“官应老病休”的注解说明,并联系刚上课时介绍的杜甫年谱及《新唐书 杜甫传》,谈谈你的理解。 ; 本诗似乎只有王昭君的怨恨,没有作者个人的咏怀,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左右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了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其实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王昭君有国色之貌无人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暗寓自己的不幸。 ; 古人对此有多家点评。 黄叔灿《唐诗箴注》云:“此咏明妃以自悲。” 郭曾祈《读杜札记》云:“琵琶胡语,怨恨谁论?亦隐寓知音寥落之感。” 佚名《杜诗言志》云:“此第三首,则专咏明妃之事,无一字及于己怀,乃吾正谓此为少陵自咏己怀,非咏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不可明言,只以托之千载琵琶;而少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以托之明妃。通篇只重写‘怨恨’二字,乃所以写明妃,即所以写己怀也。” ;王昭君(二首选一) 李白 ; 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李白和杜甫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基本上能体现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李白飘逸,杜诗沉郁。两人都对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同情,但杜诗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这一步,还表达了沉郁怨愤之情。诗一开始,就似有千钧之力,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势,以致古人说:“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李诗第二联是“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而杜诗则更沉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一”字,一个“独”字,将王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最后两联,两诗都写出了凄婉的氛围,而杜诗中因为用了“空归”、“月夜魂”、“千载”、“分明”等语,就显得更加的孤愤悲壮。因此弘历在《唐宋诗醇》中忍不住赞叹:“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坡,明珠走盘,咏明妃者此为第一。”

文档评论(0)

xinfeiy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