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文高考考点训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兰亭集序 一、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永 和 九 年 岁 在 癸 丑 暮 春 之 初 会 于 会 稽 山 阴 之 兰 亭 修 禊 事 也 群 贤 毕 至 少 长 咸 集 此 地 有 崇 山 峻 岭 茂 林 修 竹 又 有 清 流 激 湍 映 带 左 右 引 以 为 流 觞 曲 水 列 坐 其 次 虽 无 丝 竹 管 弦 之 盛 一 觞 一 咏 亦 足 以 畅 叙 幽 情 是 日 也 天 朗 气 清 惠 风 和 畅 仰 观 宇 宙 之 大 俯 察 品 类 之 盛 所 以 游 目 骋 怀 足 以 极 视 听 之 娱 信 可 乐 也 每 览 昔 人 兴 感 之 由 若 合 一 契 未 尝 不 临 文 嗟 悼 不 能 喻 之 于 怀 固 知 一 死 生 为 虚 诞 齐 彭 殇 为 妄 作 后 之 视 今 亦 犹 今 之 视 昔 悲 夫 故 列 叙 时 人 录 其 所 述 虽 世 殊 事 异 所 以 兴 怀 其 致 一 也 后 之 览 者 亦 将 有 感 于 斯 文 二、下列对课文中文化文学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B.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季、仲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季表示第二个月,仲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C.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 D.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三、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引以为流觞曲水 D.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2.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红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①及其所之既倦 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②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两个“修”字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修”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修”字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修”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译文: 9.赤壁赋 一、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1.壬 戌 之 秋 七 月 既 望 苏 子 与 客 泛 舟 游 于 赤 壁 之 下 清 风 徐 来 水 波 不 兴 举 酒 属 客 诵 明 月 之 诗 歌 窈 窕 之 章 少 焉 月 出 于 东 山 之 上 徘 徊 于 斗 牛 之 间 白 露 横 江 水 光 接 天 纵 一 苇 之 所 如 凌 万 顷 之 茫 然 浩 浩 乎 如 冯 虚 御 风 而 不 知 其 所 止 飘 飘 乎 如 遗 世 独 立 羽 化 而 登 仙 2.客 有 吹 洞 箫 者 倚 歌 而 和 之 其 声 呜 呜 然 如 怨 如 慕 如 泣 如 诉 余 音 袅 袅 不 绝 如 缕 舞 幽 壑 之 潜 蛟 泣 孤 舟 之 嫠 妇 二、下列对课文中文化文学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是干支纪年法,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既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B.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屈原《离骚》中指君王)。用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D.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三、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文档评论(0)

55222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