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电视综艺类节目第一节电视综艺类节目历程 “综艺类节目”定义,即“综合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照顾大众收视需求的电视节目”。 一、文革前综艺节目转播 1958年5月1日晚7点,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在庆祝“五一”座谈会之后,文艺节目与观众见面了。首次播出的内容有:诗朗诵《工厂里来的三个姑娘》、《大跃进的号角》、舞蹈《四个小天鹅》、《牧童与村姑》、《春江花月夜》。在演播室直播的文艺节目是早期电视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在早期最吸引电视观众的,除了电影之外,则是电视转播的戏曲戏剧节目。 (一)文艺节目实况转播 1958年6月26日,北京电视台首次进行剧场实况转播,内容是伤残军人演出的文艺节目。此后,北京观众多次欣赏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如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尚小云的《双阳公主》,荀慧生的《红娘》,马连良和张君秋的《三娘教子》,张君秋、叶盛兰和杜近芳的《西厢记》,周信芳的《四进土》等。北京电视台还对当时流行的舞台剧进行转播:如歌剧《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昆曲《十五贯》等。 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节目实况转播是在1959年10月1日。当时北京电视台通过电缆传送,直播了天安门广场上庆祝建国l0周年的文艺晚会实况。 此后每逢“五—”、“十一”,电视台都要转播盛大的焰火晚会等节目。 1960年春节,北京电视台组织了综艺晚会。1960年后北京电视台新建成大、中、小三个演播室,播出文艺节目的条件大改善。 1961年12月1l日到19日,为庆祝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舞台生涯40周年,北京电视台举办了大规模的连续播出,播出了周信芳主演的《打鱼杀家》、《乌龙院》、《打瓜招亲》、《宋世杰》、《张飞审瓜》、《斩经堂》、《四进士》、《海瑞上疏》等。这一系列节目造成了轰动效应。 1964年前后,以广州电视台为代表的许多电视台开始掀起演“革命现代戏”的热潮,大量播放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题材戏剧。 1965年,从2月开始,北京电视台又在100天内连续播出以援越抗美为主题的音乐、舞蹈、戏剧节目44次,占当年文艺节目的40%。这种配合中心任务组织大规模文艺演出也是中国电视文艺的传统。 (二)、曲艺节目实况转播 三年困难时期(1960--1962),人民需要休养生息。社会上一度大演喜剧成风,多少有点“苦中作乐”的意图。1961年,北京电视台文艺组举办了一些有益无害、不太强调政治内容的娱乐性节目,以健康的笑声活跃群众的生活。三次“笑的晚会”应运而生,成为早期电视引起热烈反响的事件之一。 第一次“笑的晚会”是1961年8月31日播出,导演笪远怀,节目内容完全是相声。播出后收到100多封来信,表示欢迎,要求再办。 1962年春,第二次“笑的晚会”。这次仍以相声为主,但为了弥补第一次晚会视觉形象不足的缺点,增加了其它形式的戏剧节目,如话剧片段、独角戏、洋相和笑话。这次节目开始聘请名演员来当艺术指导,总导演是耿震,电视导演是王扶林等。 1962年国庆前夕,第三次“笑的晚会”开场。这次晚会特邀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导演谢添和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担任艺术指导,特邀导演是青年艺术剧院的导演杜澎。电视导演仍是王扶林等。有话剧演员无实物练习小品《吃鸡》、有模仿北京街头小贩吆喝声的《市井大合唱》,有讽刺不肯让座的小品《在公共汽车上》,有讽刺不遵守公共秩序的钓鱼人和游泳者的《一张照片》,有一人表演三个角色的《不速之客》,有滑稽动作《变脸》,有模拟公鸡下蛋的小品《来亨先生》 等。 第三次“笑的晚会”并没有违背“有益无害”的初衷,有的节目格调虽不高,也并非全无意义。但经过几次类似的晚会,观众的期待提高了。尽管演员们越来越卖力,演出越来越出格,一些观众仍认为某些节目“并不好笑”。更多的批评是说它“庸俗低级”。这不仅因为中国人历来比较庄重严肃,还可能由于重提阶级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刚刚结束,社会思想进一步左倾——为笑而笑也不行,无害多了便是有害。 电视台认为三次“笑的晚会”都有问题:第一次是思想性不强;第二次有了“为笑而笑”的倾向;第三次则是“修正主义”的了,后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笑的晚会”成了不光彩的、讽刺性的贬义词,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被扣上许多政治大帽子,受到内部批判。 文化大革命之前,北京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新年联欢晚会,或者自办,或者转播,其影响都没有超过“笑的晚会”。“文革”期间晚会停办。 但是,“笑的晚会”的影响却是消除不了的。20年后,以相声、小品为骨干的春节联欢晚会从内容到形式都脱胎于“笑的晚会”。 二、文革中电视综艺节目 “文革”中,文艺节目百花凋零。但如果说文化大革命中只有8个样板戏,则并不准确。 1970年,集体重新填词的《毕业歌》等四首革命历史歌曲被解禁。10月,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