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验”促“思维”.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以“经验”促“思维” ——关于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内容摘要】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从“双基”变成“四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其中的一个基点。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就有很多好的传统,这次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将其作为核心概念单独提出,意在进一步强化。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建立在人们的感觉基础上的,与形式化的数学知识相比,它没有明确的逻辑起点,也没有明显的逻辑结构,是动态的、隐性的和个人化的,因此常被广大教师给忽略。基于此,笔者立足对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他人的经验,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围绕着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例举了相关的案例,描述了用经验提升思维,以思维促及经验的提升的相关做法。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着教材,对话教材,潜心钻研挖掘教材的要素,提炼教材中隐含着的数学经验;第二部分是对话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细嚼慢咽学生的经验,用明、顺、深来倾听思维的声响,提升学生的思维;第三部分是对话课堂,厚重体验,创造生命的经验,提携思维的价值,包括体验“再创造”,体验“做数学”?,体验“说数学”,体验“用数学”。期望本文的阐述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点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小 学 数 学 经 验 思 维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指出:“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从“双基”变成“四基”这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也成了当今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笔者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与教材对话潜心钻研:挖掘教材的要素,提炼数学的经验 教材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依据,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不能离开文本而独立存在的。但长期以来,我们关注教材编者的意图、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却忽视了从数学角度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分析与联结。 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周长” 一单元,教材安排了“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解决问题”这样三方面,而顺利解决后两方面的基础就是对周长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说在周长这一内容中学到的知识、获得的经验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只有理解了什么是周长,怎样才能获得周长,才能顺利地探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的无规则图形的周长,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后继这一系列的内容都需借助的是学生在学习周长中所积累下来的估、量、算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就要思考在这样的起始课中该给孩子怎样的数学经历?怎样新的积累? 我们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特别是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以及知识前后联系的转折点和拓展点等书面内容,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拓展和补充,充分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把其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从而才能让学生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积累数学基本经验。 二、与学生对话细嚼慢咽:走进学生的心里,倾听思维的声响 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利用学生,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知识、经验与思维的发展。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则“明” 28÷ 7 4(图1)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中说, 28 ÷ 7 4 (图1) 2 12)4 2 4 2 0(图2)如人教三年级上册“笔算除法”的教学时,如果给孩子们一道算式“28÷7”,不让孩子们看书,让他们先尝试笔算,绝大部分的孩子会把算式写成右图这个样子。因为先前学习的笔算加法、减法、乘法的格式就是这样,这就是他们在此阶段的经验。而当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学习了笔算除法后,在三下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 1 2)4 2 4 2 0 (图2)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应关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新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时的不利因素,避免已有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负效应,发挥数学活动经验的正迁移。 (二)利用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则“顺” 小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往往是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现实出发,并对其进行数学化,进行经验提升,以生成新的经验。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媒体出示学生座位示意图

文档评论(0)

3344483c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