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春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 张 秋 婵 2017年3月1日 一、课程说明 安徽地域文化是安徽电大在开放教育本、专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是旨在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悠久而丰富、具有地域特色的安徽历史文化基本概况,认识安徽历史文化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独特魅力和自己的风采,增强学生了解安徽、热爱安徽、建设安徽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发展安徽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安徽文化概说”,介绍安徽建置沿革情况,包括安徽建省前的建置情况、安徽建省经过、安徽建省后的建置、安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安徽文化的基本特点。第二章“安徽的学术文化”,介绍老子及其思想、庄子及其思想、宋明理学、朱熹与新安理学、戴震及其皖派经学、新文化运动等。第三章“安徽的科技、教育文化”,介绍安徽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包括农田水利与农学成就、矿冶制瓷与纺织技术成就、天文学与数学成就、医学与物理学成就。介绍皖地的教育活动,包括两汉皖地尊儒兴学活动、魏晋安徽私学的兴起、宋元明清安徽书院的兴起和发展、近代安徽教育的变革以及皖籍教育家嵇康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戴震的教育思想、胡适的教育活动及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第四章“安徽的文学”,介绍各个时期的安徽文学概况。第五章“安徽的艺术”,介绍安徽的戏曲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以及安徽文房四宝。第六章“安徽的宗教文化”,介绍安徽的道教文化和安徽的佛教文化。第七章“安徽的民俗文化”,介绍安徽民俗文化的区域划分、安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各地岁时节庆、庆生祝寿、婚嫁、丧葬等习俗。第八章“独特的徽商文化”,介绍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徽商经营的主要行业盐业、典当业、茶叶业、木材业的基本情况、徽商的主要特点和徽商精神。第九章“安徽的山水旅游文化”,介绍安徽的名山秀水、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媒体介绍 (一)文字教材   安徽地域文化课程的主教材是安徽电大文法学院编写的《安徽文化概要》(王德寿主编)一书,2011年9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字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在文字教材的基础上,拟采用多种媒体教材组织教学,主要有文字辅导教材、IP课件、直播课堂、网上辅导等教学手段,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 (二)直播课堂 直播课堂为重点辅导型,由安徽电大文法学院教师张秋婵主讲,主要讲授学生本课程重点、难点问题,使学生通过直播课堂的直观教学加深对文字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三)网上辅导:在本课程讨论区进行辅导、答疑和讨论。 三、考核方式 1、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 2、平时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作业、面授及网上教学活动考勤、参加学习小组活动等,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本课程平时作业分为四次,平时作业每次按百分制计分。 3、期末终结性考核采用课程报告的方式,占课程总成绩的60%。学员以小组课题研究的方式参加,六到八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最终提交一篇课程报告,课程报告内容为:对自己所在地区的某一文化习俗做一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求不少于1000字,安徽各地任一文化习俗都可,但要有地域特点。 三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 第一节 安徽建置沿革 一、安徽建省前的建置情况 二、安徽建省经过 三、安徽建省后的建置 第二节 安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二、地域文化的概念 三、安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节 安徽文化的特点 一、安徽的三大文化圈 二、安徽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安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一、安徽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二、安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第二章 安徽的学术文化 第一节 道家思想 一、道家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老子及其思想 三、庄子及其思想 第二节 新安理学 一、新安理学概述 二、“二程”的天理论 三.新安理学的代表:朱熹 四、新安理学对徽州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皖派经学 一、新安理学向皖派经学的转变 二、皖派经学的集大成者:戴震 第四节 陈独秀、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一、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 二、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第三章 安徽的科技和教育文化 安徽的科技文化 一、农业科技成就 二、手工业科技成就 三、天文学、数学成就 四、医学、物理学成就 第二节 安徽的教育文化 皖地教育活动 二、皖籍教育思想家 第四章 安徽的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安徽文学 一、“三曹”的诗文创作 二、嵇康及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 唐五代时期的安徽文学 一、诗歌的繁荣 二、散文、小说的成就 两宋时期的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