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2.1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重商主义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16-17世纪进入全盛时期,18世纪后开始衰弱。 产生历史背景:西欧各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削弱,商品货币经济急剧发展,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生活对商业资本的依赖日益加深。 社会财富的重心由 土地 → 货币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1 、金银(货币)即是财富,财富即是金银(货币) 2、一国所拥有的金银(货币)越多,该国就越富有,越强大 3、出口是获取财富,进口是财富减少,实现国家富强的最佳手段就是要努力保持国际贸易顺差。 4、因此,按照重商主义的观点,贸易就是一种“零和博弈”(zero-sum game):一方得利必定是另一方受损。 二、政策主张 1、严禁金银出口(早期重商主义) 2、奖出限入 3、国家垄断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2.2 绝对优势理论 2.2.1绝对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 以机器生产逐步替代手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发展资本主义,向海外市场扩张。但当时极端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扩大。 亚当·斯密 (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曾就读于格拉斯大学和牛津大学。斯密是古典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提出了“经济人”“看不见的手” “大市场,小政府”等经济理论观点。著有经济名著《国富论》和《道德感情的理论》等。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主要经济思想: 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理论 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方面,提出了绝对优势原理,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经济学界的“牛顿”;经济学的“圣经” 2.2.2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论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绝对优势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3、绝对优势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或获得性优势 分工好处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途径: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生产,从而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一国财富的增加; 并且,有分工必然有贸易,因此,贸易与一国财富的增加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 “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优势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 ——《国富论》第424~425页 2.2.3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或称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劳动效率较低(或称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资源会被更有效地利用,而且进行分工和贸易的双方都会受益。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各国应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都生产更有利。 劳动生产效率差异——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国际分工与贸易——国际贸易利益 贸易可以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天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然后进行交换,将使得资源与劳动力得到极大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财富。 2.2.4 绝对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 基本假设 贸易基础 举例说明 分工与贸易模式 贸易所得 对理论的评价 (1) 基本假设: 1、两个国家和两种贸易商品 2、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生产技术不同,有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4、给定生产要素供给。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5、规模报酬不变 6、完全竞争市场 7、无运输成本 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2)贸易基础 技术水平不同 ?劳动生产率不同 ?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绝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 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以至商品价格的不同。这就是贸易产生的基础。 (3) 举例说明 (4)生产与贸易模式: “每个国家都应该专业生产和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生产模式: 英国专门生产毛呢,葡萄牙专门生产酒 贸易模式: 英国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