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清北私密笔记》序言.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言 法硕考生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能达到专业课250+的程度?二战、三战的考生复习 策略错在哪里?是我与大家分享的关键之处。我将结合我的复习经验、2019年法硕联考真 题、命题特点及趋势,具体探讨如何让你与其他考生在法硕专业课上拉开差距。 一、结合2019年真题谈命题特点及趋势 (一)基础课 1、当年新增考点必考,前几年新增考点需要注意 就刑法而言,19年考试分析相对于18年考试分析新增了“开设赌场罪”、“虐待被监 护、看护人罪”等考点,而这两个新增考点立即出现在了19年的考试中,题号分别是单选 题的第7、17题,由于题目相对简单,考生可自行查阅,此处不再赘述。 19年考试分析民法部分相对于18年考试分析变动不大,但多选题第46题直接考察了 《民法总则》中关于“特别法人”的规定,因此参加近几年法硕考试的考生仍然要重视 《民 法总则》相对于 《民法通则》的变化之处。 2.综合性题目数量呈上升趋势 综合性题目往往十分具有区分度,能否拿高分,关键在于这类题目能否做对。这类题目 一般以单选题、案例分析题的方式考察。若以单选的形式考察,其特点是给出一个具体的案 件,答案中涉及不同章节中知识点,让你根据案情选择合适的法条、理论验证哪个选项正确。 若以案例分析题方式考察,则需要用法律关系分析法或者简化的请求权基础作为框架,按照 三段论的法律推理方法进行作答。由于篇幅有限,暂且以19年刑法和民法两道真题加以说 明,以期各位考生明晓综合性题目特点,从而举一反三来应对更多类似题目。 【19年基础课第20题 (刑法)】甲饥饿难耐,夜入位于高层住宅一楼的小超市行窃,尚未 得手便惊醒了一直住在超市里的店主夫妇。甲用超市内销售的菜刀砍死前来查看的店主,砍伤店 主妻子并点燃现场易燃物后逃离。火势在蔓延之前被邻居扑灭,但浓烟导致店主妻子窒息死亡。 下列对于甲行为性质的认定,正确的是 A.甲进入超市实施盗窃,应属于紧急避险B.甲进入超市实施盗窃,不属于入户盗窃 C.甲用刀砍死店主,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D.甲放火致人死亡,应认定为放火罪一罪 【答案】D 【解析】首先明确本案中甲实施的危害行为:入户行为、砍死店主的行为、砍伤店主妻子 的行为、放火行为。就入户行为而言,甲盗窃的故意形成于入户之前,符合“入户盗窃”的情形, 构成盗窃罪,A、B项错误。就砍死店主的行为、砍伤店主妻子的行为而言,推定甲具有抗拒抓 捕、毁灭罪证的目的,符合“事后抢劫”的构成要件,使得入户行为、砍死店主行为、砍伤店主 妻子行为结合成抢劫罪加以评价 (法律拟制),故选项C错误。就放火行为而言,放火罪系抽象 的危险犯,因此即使甲的放火行为并没有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重大公私财产实际的危险状 态 (即题目中所说“火势在蔓延之前被邻居扑灭”),也构成放火罪,D正确。综上,本题选D。 【19年基础课第34题 (民法)】甲欠乙5万元逾期不还,乙要求甲马上偿还,否则就起诉。 甲遂将自己仅有的财产即市价5万元的汽车以4万元卖给知情的丙,后被乙得知。对于甲和丙之 间的买卖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有权以书面通知方式撤销B.乙得知一年后不再享有撤销权 C.乙有权请求确认无效 D.乙无权撤销 【答案】D 【分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有:合同当事人的撤销权、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无效民事 法律行为的特点。根据题意,首先检索“合同当事人的撤销权”的构成要件,就本案而言,问题 的关键在于 “甲向丙出卖汽车的行为”是否发生法律效力。根据 《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就本案而言,丙受让时是“知 情”的,因此甲、丙存在“恶意串通”的情形,甲以4万而不是5万的市价将汽车出卖给丙,使 得第三人乙对甲的合法债权受到损害,所以“甲向丙出卖汽车的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从而就 乙与甲的债权债务关系而言,债权人乙对债务人甲出卖行为的撤销权不成立。故本题A、B错误。 根据 《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系自始无效、当然无效,因此无须任何人 请求确认无效,本题C错误。综上,本题选D。 3.易混淆知识点容易出现在同一题目中 由于在法律中有太多容易混淆的点,因此这类题目在真题中较多,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 格外注意整理自己觉得不好区分的考点,具体的方法会在下面详细介绍。在这里,仅针对 19年的真题做不完全列举。 4.适宜

文档评论(0)

BAD_M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