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 威胁与承诺.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3 一个承诺可信性问题 开金矿 甲去开采一价值4万元的金矿,缺1万元,乙恰好有1万元可以投资。甲向乙借1万元开金矿,并“许诺”成功后与其对半分成。 乙是否该借钱给甲呢? 如果乙借钱给甲,甲是 否该分钱给乙呢? 甲的承诺是否可信? 4.2.3 一个承诺可信性问题 (1,0) 乙 甲 借 不借 分 不分 (2,2) (0,4) 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 甲的选择是不分,而乙清楚 甲的行为准则,则选择不借。 对乙来讲,本博弈中甲有一 个不可信的承诺。 怎样使甲的承诺变为可信,既让乙能保住本钱,又能有更多的收益呢?关键在于增加一些对甲行为的约束。 4.2.3 一个承诺可信性问题 (1,0) 乙 甲 借 不借 分 不分 (2,2) (0,4) 若乙采取法律手段,即打官司保护自己的利益,则产生了一个新的博弈过程如图所示。 在新的博弈中,乙的唯一选择是打官司,对甲来讲,乙打官司的威胁是可信的,是肯定会信守的,他最理智的选择就是分。 4.2.3 一个承诺可信性问题 乙 甲 乙 打 (2,2) 不分 分 不借 借 (0,4) (1,0) 不打 (1,0) 法律保障的开金矿博弈——分钱打官司都可信 乙的策略:第一阶段借,如甲在第二阶段选择不分,则第三阶段选择打;甲的策略:若乙第一阶段借,则他在第二阶段就选择分。 在双方这样的策略组合下,本博弈的路径是(借,分),双方得益为(2,2),实现有效率的理想结果。 4.2.3 一个承诺可信性问题 乙 甲 乙 打 (2,2) 不分 分 不借 借 (0,4) (1,0) 不打 (1,0) 若乙采取法律手段,但结果是劳民伤财,使自己经济上受损。 在新的博弈中,乙的唯一选择是不打官司,对甲来讲,乙打官司的威胁是不可信的,甲最理智的选择就是不分。 4.2.3 一个承诺可信性问题 法律保障不足的开金矿博弈——分钱打官司都不可信 乙 甲 乙 打 (2,2) 不分 分 不借 借 (0,4) (-1,0) 不打 (1,0) 开金矿的启示 让别人有机会对你发出一个威胁永远不是好事。你大可以选择按照对方的希望行动,却没有必要等到听见一个威胁。 4.2.3 一个承诺可信性问题 4.2.4 威胁与承诺的可信性 以色列的一贯原则:坚决不跟恐怖分子谈判 这是一个威胁,意在阻吓恐怖分子,打消他们企图劫持人质,以此索取赎金或者要求释放犯人的念头。假如这个决不谈判的威胁是可信的,那么,恐怖分子就会意识到他们的行动注定徒劳无功。 项羽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项羽率领大军渡河。然后“破釜沉舟”,命令士兵只携带三日粮,以此表示有进无退。于是历史上闻名的巨鹿之战上演了:当时,诸侯军救巨鹿的十多支队伍,却没有人敢向围城的秦军挑战。 而只有项羽的军队勇猛、 视死如归,以一当十。这 一战不但打垮了秦军主力, 也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彻底击破,更一举奠定了“楚兵冠诸侯”的英明。 在军事上,孤注一掷有时并不是一个愚蠢的策略。军队通常借助断绝自己后路的做法而达成遵守承诺的目标。 4.2.4 威胁与承诺的可信性 4.3 序贯理性 4.3.1 动态博弈中的理性要求 4.3.2 子博弈 4.3.3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4.3.1 动态博弈中的理性要求 在动态博弈中,博弈方如果是理性的,他应该“向前看”—— 不管事前制订的计划如何,他在新的时点上做决策都应该根据当前的情况选择最优的行动。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序贯理性 要求博弈方在一个接一个的决策节点上都要选择最优行动。 进一步,如果某个博弈方是序贯理性的,那么他所使用的战略将是由他在每个时点上的最优行动组成。 该战略不仅在事前最优,也是事后最优的, 将满足动态一致性原则。 4.3.1 动态博弈中的理性要求 4.3.2 动态博弈中的子博弈 动态博弈要求博弈方是序贯理性的,这意味着从任意一个决策点开始的决策情形就像是在原有博弈基础上开始一个“新的博弈”。 4.3.2 动态博弈中的子博弈 子博弈:能够自成一个博弈,由一个动态博弈的某阶段(第一阶段除外)开始的后续博弈阶段构成。具备进行博弈所需的各种信息。 (1,0) 乙 甲 乙 借 不借 分 不分 (2,2) 不打 打 (0,4) (1,0) 开金矿(守信)--子博弈 4.3.2 动态博弈中的子博弈 注意: 原博弈的初始节点开始的博弈为原博弈本身,不称它为原博弈的子博弈,即第一个节点不能作为子博弈的初始节点。 可以看出,每个子博弈都代表这博弈方所面临的一个决策时机或情形,即每个子博弈都是一个独立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